[发明专利]地下核电站核岛洞室群呈环形结构的施工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5965.3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百兴;刘立新;苏利军;李锋;杨学红;赵峰;华夏;李旻;鱼维娜;李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2D29/045;G21D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陈懿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核岛洞室群呈环形结构的施工布置,包括核反应堆厂房洞室、电气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核辅助厂房洞室、核燃料厂房洞室、连接厂房洞室、第一主交通洞、第二主交通洞、第三主交通洞、第四主交通洞和主蒸汽通道,核反应堆厂房洞室、电气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核辅助厂房洞室、核燃料厂房洞室和连接厂房洞室组成核岛厂房洞室群,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顶拱拱脚或顶拱端墙通过顶层支洞体系与地表相通,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边墙墙底通过底层支洞体系与各主交通洞和主蒸汽通道相连。本发明具有里程短、安全性好、施工方便、投资省、模块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核电工程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核电站 核岛洞室群呈 环形 结构 施工 布置 | ||
【主权项】:
一种地下核电站核岛洞室群呈环形结构的施工布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中轴线连线与山体纵深方向垂直的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每个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周围依次设置有以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为核心、呈环行布置的电气厂房洞室(2)、安全厂房洞室(3)、核辅助厂房洞室(6)、核燃料厂房洞室(4)和连接厂房洞室(5),其中,电气厂房洞室(2)、安全厂房洞室(3)和核燃料厂房洞室(4)沿山体纵深方向布置,核辅助厂房洞室(6)和连接厂房洞室(5)垂直于山体纵深方向布置,所述安全厂房洞室(3)和核燃料厂房洞室(4)分别位于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沿山体纵深方向的两侧,电气厂房洞室(2)与安全厂房洞室(3)位于同一侧,核辅助厂房洞室(6)和连接厂房洞室(5)分别位于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垂直于山体纵深方向的两侧,所述每个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以及随附的电气厂房洞室(2)、安全厂房洞室(3)、核辅助厂房洞室(6)、核燃料厂房洞室(4)和连接厂房洞室(5)组成一个核岛厂房洞室群,两个核岛厂房洞室群沿山体纵深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交通洞(8)和第三主交通洞(10),两个核岛厂房洞室群之间设有第二主交通洞(9),第一主交通洞(8)和第三主交通洞(10)通过第四主交通洞(7)相连,第二主交通洞(9)一端与第四主交通洞(7)相连,第一主交通洞(8)、第二主交通洞(9)和第三主交通洞(10)的另一端与地表相通,每个核反应堆厂房洞室(1)与其对应的连接厂房洞室(5)之间通过与地表相通的主蒸汽通道(11)相连,所述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顶拱拱脚或顶拱端墙通过用于施工的顶层支洞体系与地表相通,所述核岛厂房洞室群各洞室的边墙墙底通过作为出渣通道的底层支洞体系与第一主交通洞(8)、第二主交通洞(9)、第三主交通洞(10)、第四主交通洞(7)和主蒸汽通道(11)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6596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动焊接机的直线导轨杠杆夹持机构
- 下一篇:数据录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