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725.5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君;杨光;周俊亮;刘晓东;舒立福;王立中;田晓瑞;王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其目的在于提出针对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不同受损程度火烧迹地详细和系统的火后恢复方法,本发明通过火烧迹地调查,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火烧迹地受损级别、火前林分状况、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火烧迹地立地条件调查、火烧迹地已更新植被调查,并通过种子年的判断,确定不同受损级别以及落叶松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等多种情况下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的恢复方法,为大面积火烧迹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带 兴安 落叶 松林 火烧 迹地 恢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火烧迹地调查: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通过查找林火档案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确定火烧迹地受损级别:轻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小于20%;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20%~49%;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50%~90%;极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大于90%;确定火前林分状况:通过查找历史档案和火烧迹地存留落叶松确定火烧前林分的年龄和结实状况;判断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火前林分为成熟林,且已开始大量结实;火烧迹地落叶松母树的平均胸径大于20cm;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火烧迹地立地条件调查:调查指标包括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土壤草根盘结度;火烧迹地已更新植被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更新植被物种组成、高度、盖度;(2)当年是否为种子年的判断,采用以下方法:前一年6月份的平均温度显著超出多年同期气温平均值,同时光照状况良好;当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落叶松花枝水培实验表明落叶松有大量结实的可能;当年5月份中上旬落叶松散粉期和花粉管萌生期未出现降雨和冻害天气;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当年是种子年;(3)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并且要在10月份落叶松大落种前完成;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1次;不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播种或植苗的方法:人工播种: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或第二年的春季;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播种:种子年后第二年5月中上旬雪全部融化后将种子挑沟播于梗上,沟深3‑5cm;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1次;人工植苗:筑梗工程实施时间:植苗前一个月;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苗木规格:使用GB6000规定的Ⅰ、Ⅱ级兴安落叶松2年生裸根苗;植苗方法:春季或雨季,采用缝植法,在梗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所植苗木数量加上火烧迹地留存落叶松数量不超过3300株/hm2;抚育管理:植苗后及时进行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连续3年,每年1次;(4)重度及极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由于缺乏提供落叶松种源的母树,采取人工播种和人工植苗两种更新方法:人工播种:火烧迹地清理:筑梗前把烧死木、倒木清除出火烧迹地;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或第二年的春季;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播种:种子年后第二年5月中上旬雪全部融化后将种子挑沟播于梗上,沟深3‑5cm;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1次;人工植苗:火烧迹地清理:筑梗前把烧死木、倒木清除出火烧迹地;筑梗工程实施时间:植苗前一个月;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苗木规格:使用GB6000规定的Ⅰ、Ⅱ级兴安落叶松2年生裸根苗;植苗方法:春季或雨季,采用缝植法,在梗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梗上植苗间隔1.5m;抚育管理:植苗后及时进行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连续3年,每年1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447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管径的管材结合结构
- 下一篇:多层模式电极元件的固体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