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融合的颅内电极个体化定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6886.0 | 申请日: | 2014-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2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俚;胡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融合的颅内电极个体化定位的方法,涉及医疗器械及医学图像处理和神经影像领域。本发明利用多种模态的医学影像数据,包括磁共振影像、X射线影像以及术中光学照片,综合测量颅内电极与脑组织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颅内电极埋置术后的颅内电极位置与脑解剖结构的联系,实现颅内电极精确和快速的个体化定位。本发明可以用于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神经科学等领域,为颅内脑电信号分析提供精确的大脑空间位置信息,增强了其在电生理基础研究方面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模态 医学影像 数据 融合 电极 个体化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融合的颅内电极个体化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X线检查脑部获取的X线平片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取电极在Talairach坐标系下的坐标;步骤S2,对被测试个体头部进行结构磁共振成像,经MRI图像分割与重建后,建立单个被试个体化的真实脑模型;步骤S3,把基于所述步骤S1得到的电极坐标标定到由所述步骤S2中重建得到的单个被试个体化的真实脑模型上,建立颅内电极位置信息与脑组织结构的联系,得到个体化的电极定位结果;步骤S4,依据头颅电极植入手术中拍摄的高清晰术中电极位置照片,对基于所述步骤S3得到的电极定位结果进行比较校正,最终实现高精度个体化颅内电极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688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收纳结构的手机保护壳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反硝化滤池的滤头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