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祁眉红茶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1430.2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孝和;储远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5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祁眉红茶的加工工艺,其包括原料选择、萎凋、揉捻、发酵、造形、干燥、拼配等步骤。本发明制得的祁眉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长,色泽乌润,苗秀显毫,冲泡后汤色红艳透亮,散发诱人芳香,香高持久,具有典型的祁门香和甜香,口感鲜醇酣厚,回味绵甜,叶底红润明亮,克服了以往祁门红茶苦涩味偏重、色泽闷黑、枯燥不鲜活、香气低而沉闷的缺陷,完全满足人们对精品祁门红茶的追求,市场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祁眉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 茶树品种为祁门当地优质槠叶种;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鲜叶细嫩匀净,经风选去除杂质和叶片,提高原料的匀度和净度; (2)萎凋 将风选后的鲜叶置放在萎凋槽内萎凋,先吹冷风1‑2小时,再吹热风3‑4小时,槽体温度控制在32‑36℃,翻鲜叶频率为每小时1次,雨水叶半小时每次,翻动时停止鼓风,翻动要彻底,萎凋适度,经过萎凋,可使水份蒸发,茶叶含水量为50‑60%,叶片柔软,手捏成团,松手时叶子不易弹散,嫩茎折而不断,无枯芽、焦边、红叶等现象;(3)揉捻 将萎凋叶以2‑3℃/min的降温速度冻结至‑20~‑15℃,保持1‑2小时,再在温度为40‑50℃、真空度为10‑15Pa条件下真空干燥3‑5小时,然后加入相当于萎凋叶重量2‑3%的0.02mol/L柠檬酸溶液和0.001‑0.002%的多酚氧化酶,分三次揉捻,每次30‑40分钟,揉捻适度,条索紧卷,茶汁溢出充分,叶子局部泛红,并发出较浓烈的清香,成条率达95%,细胞破碎率达78‑85%,揉捻过程中由于压力和摩擦生热加之茶叶中的胶质释出,会使茶叶的温度升高且结成团状,所以必须多次及时将茶团取出解开,再继续进行揉捻; (4)发酵 将揉捻适度的茶叶放入发酵室内摊开,在温湿的空气中摊放进行发酵,发酵室相对湿度90%以上,空气新鲜,供氧充足,温度保持在25‑30℃,发酵至茶叶原有的青草气息消失,转化为醇厚的茶香,红茶的色泽,香气完全形成;(5)造形 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文火烘烤的造形茶锅内,由制茶师以手工顺时针搓紧成直条形,每次投放到锅内的茶叶100‑150克,反复按顺时针搓紧成形,直到锅内所有茶叶紧结直挺;(6)干燥 将芳香浸出液均匀地喷洒在搓紧成形的茶叶上,然后采用波长在2μm以上的远红外线对茶叶进行10‑15min辐射,同时向茶叶吹热风5‑6小时,温度控制在45‑55℃,干燥后茶叶含水量为4‑8%;(7)拼配 采用以下拼配比例为:乔山地区产的红茶占65‑70%、平里地区产的红茶占15‑20%、箬坑地区产的红茶占10‑15%进行拼配,调制出“色、香、味”极佳的红茶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143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