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系统的数据通道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4364.6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8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邱昆;许渤;胡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系统的数据通道调度方法,通过在FC网络数据仿真卡的PCIE管理模块一侧配置多个异步板卡FIFO,提供标准的FIFO接口,在PC机一侧的每个通道配置DMA缓存模块,DMA缓存模块通过PCIE管理模块实现异步板卡FIFO和PC机的双向多通道传输。从而实现在一张FC仿真卡上配置多个光端口,以低成本实现消息的多通道传输,同时还支持端口冗余。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fc 网络 数据 仿真 系统 调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通道机载光纤通道FC(Fiber Channel)网络数据仿真系统的数据通道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系统的端口初始化:(1.1)、通过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软件获取到FC网络数据仿真卡设备句柄和仿真卡支持的端口数目;(1.2)、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软件从FC网络数据仿真卡获得由系统设计决定的端口配置方案文件,所述的端口配置方案文件内容包括端口ID、发送通信表和接收通信表,并根据通信表分配计算机内存资源;(2)、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系统发送数据:(2.1)、将发送的数据送入到消息发送队列中;消息生成后,通过查询端口的发送通信表,将发送数据封装成标准的FC帧,再根据查询到的端口ID和消息类型把封装后的FC帧送入到消息发送队列中;(2.2)、将FC帧存放到直接内存存取DMA发送缓存中;发送调度模块扫描消息发送队列,根据消息的优先级将FC帧出队,并根据消息的端口ID存放到对应的DMA发送缓存中;消息完全存放到DMA发送缓存后,通过寄存器把FC帧相应信息通知FC网络数据仿真卡的总线PCIE(PCI‑Express)管理模块,发起DMA读操作,如果DMA发送缓存存满时,则通知发送调度模块停止发送数据;(2.3)、将发送数据从DMA发送缓存搬移到板卡异步FIFO中;DMA通过存储器写请求写入DMA读操作需要的物理地址和读请求个数,并传送给PCIE管理模块,PCIE管理模块根据写入信息,将请求数据经PCIE总线从个人计算机PC上的DMA发送缓存高速搬移至板卡异步FIFO;(2.4)、通道仲裁器采用轮询的方式将板卡异步FIFO中的FC帧读取出,并发送到FC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3)、多通道FC网络数据仿真系统接收数据:(3.1)、接收数据经过FC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以接收FC帧存放到板卡异步FIFO中,通道仲裁器采用轮询方式判断当前需要处理的通道号,板卡发中断给PC机,并将该通道对应的板卡异步FIFO中的接收FC帧信息写入PCIE寄存器;(3.2)、将板卡异步FIFO中的FC帧发送到DMA接收缓存中;计算机响应板卡中断,启动DMA写操作,同时将分配的接收缓存区起始地址及传输字节数传送给PCIE管理模块,将数据经PCIE总线从板卡异步FIFO高速搬移至PC机上的DMA接收缓存;一次DMA写完成后,板卡就会产生一个中断信号给PC机;(3.3)、通过接收调度模块将DMA接收缓存中的FC帧送入到消息接收队列;PC接收到DMA写完成的中断信号后,通知接收调度模块对写入的数据进行处理;接收调度模块判断FC帧的到来,按照先到先出的顺序取出FC帧,并根据端口接收通信表对该FC帧进行校验并解析后,按照消息ID放入消息对应端口的接收队列中,所述消息ID为每条消息的全局唯一标示号;(3.4)、将FC帧从消息接收队列出队并将消息内容提取,完成数据接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643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民用爆炸品仓库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森林防火巡查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