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风力机的涡面/涡环混合自由涡尾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8577.8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2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波峰;袁越;唐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风力机的涡面/涡环混合自由涡尾迹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给定风轮和叶片基本参数和初始入流条件;步骤二计算初始尾迹形状;步骤三根据叶素理论计算叶片各叶素的入流角和迎角,确定叶素的附着环量、尾随涡强度和脱体涡强度;步骤四计算近尾迹节点及涡环控制点的诱导速度,并确定新的尾迹形状,包括近尾迹涡面和远尾迹涡环;步骤五由新尾迹形状计算叶素控制点的诱导速度,计算方法同步骤四;步骤六计算几何残差,当几何残差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尾迹形状收敛,进行步骤七;否则返回步骤三;步骤七计算叶片的气动载荷及气动性能。该涡尾迹方法能缩短计算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力机 混合 自由 涡尾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风力机的涡面/涡环混合自由涡尾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采集风力机中风轮和叶片的以下参数:风轮半径R、风轮转速Ω、来流速度叶素段数NE、方位角一圈离散段数NT和翼型数据;步骤二:计算初始尾迹形状,包括近尾迹涡面中节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三个方向的坐标、远尾迹的叶根涡环中节点在直角坐标系三个方向的坐标和远尾迹的叶尖涡环中节点在直角坐标系三个方向的坐标;其中,近尾迹涡面中节点的计算方法为:各边界点距风轮中心距离表示为:(rbp)g=Rtg=1Rt+2πarccos(1-g-1NE)-0.10.9(R-Rt)g=2,3,...,NE+1]]>式中,Rt为叶根与风轮中心的距离;控制点距风轮中心距离为:(rcp)h=12[(rbp)h+(rbp)h+1],h=1,2,...,NE]]>叶片在方位角为ψj时,第g个叶素边界拖出的尾迹中寿命角为ζk的节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三个方向的坐标为:式中,V0为来流速度的数值,Δζ为时间差Δt对应的寿命角步长,k表示尾迹离散后的节点序号,从叶片尾缘拖出的第一个涡线节点开始计数,k最大值等于尾迹总的寿命角除以步长,步长等于360度除以NT;远尾迹的叶根涡环中节点在直角坐标系三个方向的坐标为:式中,ζcontrol为涡环控制点的寿命角;叶尖涡环中节点在直角坐标系三个方向的坐标为:xtip(j,k)=Rcos(ψj-ζk)ytip(j,k)=Rsin(ψj-ζk)ztip(j,k)=ΔtζcontrolΔζV0;]]>步骤三:根据叶素理论计算叶片各叶素的入流角和迎角,确定叶素的附着环量、尾随涡强度和脱体涡强度;步骤四:计算近尾迹节点及涡环控制点的诱导速度,并确定新的尾迹形状,包括近尾迹涡面和远尾迹涡环;步骤五:根据步骤四确定的新的尾迹形状,计算叶素控制点的诱导速度;步骤六:计算前述新的尾迹形状的几何残差,该几何残差用新的尾迹形状与初始尾迹形状中各节点坐标的均方差表示,当几何残差小于设定的阈值时,该新的尾迹形状收敛,进行步骤七;否则返回步骤三;步骤七:计算叶片的气动载荷及气动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5857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带机中间检修站
- 下一篇:准渐开线强力销排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