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接枝表面改性制备荧光纳米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1161.3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贵平;方大为;聂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M14/28 | 分类号: | D06M14/28;C09K11/06;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8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接枝表面改性法制备荧光纳米纤维。将具有感光活性的光引发剂与高分子聚合物共混电纺丝,制备具有感光活性的纳米纤维。通过将铕离子与丙烯酸和二苯甲酰甲烷反应形成可聚合的稀土有机配体。最后将感光纳米纤维沉浸于铕离子配体溶液中,通过光聚合接枝法,将铕离子配体接枝到纳米纤维表面,制备获得具有荧光性能的纳米纤维。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纳米纤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且荧光配体富集于纳米纤维表面,因而具有较高的荧光活性。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在光敏材料或光学传感器制备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接枝 表面 改性 制备 荧光 纳米 纤维 方法 | ||
【主权项】: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紫外光表面改性制备具有荧光性能的纳米级高分子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可光聚合铕离子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将丙烯酸和二苯甲酰甲烷溶解于DMF中,溶剂的用量在本领域的常规范围内即可,并调节pH值为6~7;将硝酸铕的DMF溶液缓慢滴加到丙烯酸和二苯甲酰甲烷的溶液中,控制温度为40℃,30min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于60℃下恒温48h;用乙醇作为沉淀剂沉淀,过滤沉淀并用蒸馏水与乙醇洗涤,恒温真空干燥得到有机配合铕离子荧光材料;2)负载光引发剂纳米纤维制备:将光引发剂溶解于PAN的DMF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感光纳米纤维;3)将步骤1)所制备的铕离子荧光配体溶解于氯仿中,将步骤2)所制备的感光纳米纤维沉浸于铕离子配体氯仿溶液中,于紫外光下辐照5min,分别用氯仿和乙醇溶液淋洗2次,再用去离子水淋洗2次,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过夜,得到具有荧光性能的功能化纳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5116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