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导针状焦焦化生产的原料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8476.8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屈滨;刘书林;陈雪;郭明聪;朱来福;杨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针状焦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导针状焦焦化生产的原料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针状焦原料在热转化过程的炭化敏感温度区间,其β组份含量、中间相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指导制定和调整针状焦生产中焦化反应的温度制度,使焦化中间相的生产既有良好的液相环境又获得足够的热量继续反应,保证生产连续稳定顺行,生产出优质针状焦。所述原料为煤系原料、煤系和油系的混合原料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较准确地提供针状焦原料焦化过程的反应敏感温度区间及反应特点,为焦化生产制定合理的热处理条件提供可靠依据,使焦化过程达到较精确地控制,本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无需昂贵分析仪器和繁杂的分析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导 针状 焦化 生产 原料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指导针状焦焦化生产的原料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试针状焦原料样品在热转化过程中,其β组份含量、中间相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指导制定和调整针状焦生产中焦化反应的温度制度,保证生产连续稳定顺行,生产出优质针状焦,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原料样品装入8~20根试管置于加热炉中;2)控制加热炉的升温速度,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420℃,再以1~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90~520℃;3)升温过程中,自420℃开始,每隔2~10℃取一根试管,冷却至室温;4)取出试管中的样品并进行称重,测试样品中甲苯不溶物和喹啉不溶物含量,得到原料样品的中间相含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及β组份含量随温度变化曲线,根据曲线确定中间相变化较大的温度敏感区间,用以指导实际焦化生产的温度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84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