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交流充放电快速预加热的动力电池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053.1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学哲;刘耀锋;朱建功;孙泽昌;戴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615;H01M10/637;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交流充放电快速预加热的动力电池充电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P1、整流模块Mod1、滤波模块Mod2、稳压模块Mod3和充电机输出接口P2,还包括选通模块Mod4、交流加热模块Mod5、控制单元Mod6和温度传感器TS,所述的选通模块Mod4、交流加热模块Mod5依次连接在稳压模块Mod3和充电机输出接口P2之间,所述的控制单元Mod6分别连接选通模块Mod4、交流加热模块Mod5和温度传感器TS,所述的温度传感器TS与待充电汽车动力电池包B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实现电池预加热,同时能够避免低温充放电过程中枝晶的形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交流 放电 快速 加热 动力电池 充电机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交流充放电快速预加热的动力电池充电机,通过电池包充电接口P3与待充电汽车动力电池包B连接,所述的充电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P1、整流模块Mod1、滤波模块Mod2、稳压模块Mod3和充电机输出接口P2,所述的充电机输出接口P2与电池包充电接口P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通模块Mod4、交流加热模块Mod5、控制单元Mod6和温度传感器TS,所述的选通模块Mod4、交流加热模块Mod5依次连接在稳压模块Mod3和充电机输出接口P2之间,所述的控制单元Mod6分别连接选通模块Mod4、交流加热模块Mod5和温度传感器TS,所述的温度传感器TS与待充电汽车动力电池包B连接;温度传感器TS将实时采集的待充电汽车动力电池包B的温度转换为电信号后传输给控制单元Mod6,控制单元Mod6控制选通模块Mod4和交流加热模块Mod5,实现对待充电汽车动力电池包B的正常充电或预加热;所述的选通模块Mod4包括开关S1、S2,所述的S1、S2均为可控单刀双掷开关,所述的开关S1的动端连接稳压模块Mod3,开关S1的第一不动端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第二不动端连接交流加热模块Mod5;所述的开关S2的动端连接稳压模块Mod3,开关S2的第一不动端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第二不动端连接交流加热模块Mod5;所述的交流加热模块Mod5包括开关管M1、M2、M3、M4和可变电阻R1,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的基极均与控制单元Mod6连接,所述的M1的集电极连接开关S1的第二不动端,发射极分别连接M2的集电极和充电机输出接口P2,所述的M2的发射极连接开关S2的第二不动端,所述的M3的集电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发射极连接开关S2的第二不动端,所述的M4的发射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集电极连接可变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可变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2的第二不动端;或者所述的交流加热模块Mod5包括开关管M1、M2、M3、M4、M5、M6,电感L1和电阻R1,所述的电感L1和电阻R1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开关管M3的发射极和开关管M4的集电极,所述的开关管M1、M2、M3、M4、M5、M6的基极均与控制单元Mod6连接,所述的M1的集电极连接开关S1的第二不动端,发射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所述的M2的发射极连接开关S2的第二不动端,集电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所述的M3的集电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所述的M4的发射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所述的M5的集电极连接M4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所述的M6的发射极连接M3的发射极,集电极连接充电机输出接口P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005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误脱离的充电座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