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炉内预脱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6998.6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齐志宇;臧绍双;李泽林;梅雪辉;王晗桐;梁祥远;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炉内预脱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条件铁水中Si的重量百分比≥0.6%;2)氧压控制分阶段控制;3)枪位采用低枪位控制;4)物料控制5)放渣时间控制最佳放渣时间在7min~8min之间;6)放渣目标碳温控制放渣温度控制在1490℃~1530℃,碳控制在2.80%~3.20%之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转炉炉内预脱硅,使熔剂消耗(轻烧+白灰)从原来的平均75kg/t,降低到53kg/t,同时对氧压、流量、枪位、物料配比和放渣时机的优化,避免了以前出现中途放渣带铁多或者放渣困难的情况,实现了在最大限度降低钢铁料同时实现了少渣冶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炉内预脱硅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转炉炉内预脱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条件:铁水中Si的重量百分比≥0.6%;2)氧压控制分阶段控制:小于6min氧压控制在0.90~0.95MPa,供氧流量在320~350m3/min,6~7.5min氧压控制在0.85~0.90MPa,供氧强度控制在300~320m3/min;3)枪位采用低枪位控制:吹炼开始1.5min内,枪位控制在1.5~1.8m,1.5~8min时间内枪位控制在1.1~1.3m之间;4)物料控制:a.采用全留渣操作方式;b.根据铁水不同硅含量和铁水温度进行对物料进行渣料配比,见下表:5)放渣时间控制:最佳放渣时间在7min~8min之间;6)放渣目标碳温控制:放渣温度控制在1490℃~1530℃,碳控制在2.80%~3.20%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699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转轮双涡旋机构的流体机械
- 下一篇:螺杆式混凝土输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