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169.2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希柏;蒋细良;苏世鸣;王秀荣;李莲芳;白玲玉;王亚男;段然;吴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3/00 | 分类号: | C12N3/00;B09C1/1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刘秀娟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粉剂制备方法包括耐砷活性保持培养、纯化培养、摇瓶种子培养、发酵种子培养、控制发酵与后处理等步骤。本发明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具有高的抗逆境能力,其粉剂受环境温度、酸碱度等影响小,环境中不同砷浓度水平对厚垣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因此,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很长,明显促进土壤中砷的挥发,减少土壤中砷的总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修复受砷污染的土壤。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缩短大量生产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所需的时间,显著地降低了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生产成本,有利于该技术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棘孢木 霉菌 孢子 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A、耐砷活性保持培养按照棘孢木霉菌菌悬液与菌种培养基的体积比1:45~55,将含菌量为1.0~9.9×104cfu/ml的棘孢木霉菌菌悬液接入在培养瓶中的砷浓度为43~50mg/l的菌种培养基里,在温度26~30℃与摇床转速120~140rpm的条件下连续培养4~6天,待其瓶中棘孢木霉菌丝体体积为所述菌种培养基体积的1/2~2/3时,再从该瓶中取出棘孢木霉菌菌悬液在上述含砷的PGP培养基中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培养,按照这种方式重复培养3~4次,得到含菌量为1.0~9.9×104cfu/ml的、具有耐砷活性的棘孢木霉菌的菌悬液;然后,按照含有具有耐砷活性的棘孢木霉菌菌悬液与菌种培养基的体积比1:45~55,将该棘孢木霉菌菌悬液接入在培养瓶中的无砷菌种培养基里,在温度26~30℃与摇床转速120~140rpm的条件下连续培养3~5天,待其瓶中棘孢木霉菌丝体体积为所述菌种培养基体积的1/2~2/3时结束纯化培养,得到含菌量为1.0~9.9×104cfu/ml的不含砷的,且具有较高耐砷活性的棘孢木霉菌的菌悬液;B、摇瓶种子培养按照纯化棘孢木霉菌的菌悬液与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体积比1:400~500,将步骤B得到的含菌量为1.0~9.9×104cfu/ml的纯化棘孢木霉菌的菌悬液接种于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在温度26~30℃与摇床转速160~180rpm的条件下连续培养28‑32小时,待摇瓶中微生物进入其生长速度最快的指数生长期时结束培养,得到摇瓶种子;C、发酵种子培养将步骤C得到的摇瓶种子按照摇瓶种子与发酵种子培养基的体积比1:200~250接入发酵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6~30℃与摇床转速160~180rpm的条件下连续培养25~30小时,得到发酵种子;D、控制发酵在发酵罐中,按照以发酵培养基体积计6~10%接种量将步骤C得到的发酵种子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控制发酵:控制发酵温度:在控制发酵第0~20小时为26℃;在控制发酵第20~50小时为28℃,然后将发酵温度控制在26℃直到控制发酵结束;通气量:以发酵培养基与空气体积比计,在控制发酵第0~15小时为1:0.6,在控制发酵第15~50小时为1:1,在控制发酵第50小时以后为1:0.6;搅拌速度:160~180rpm;E、后处理向步骤D中得到的控制发酵液中添加以控制发酵液总重量计3‑6%硅藻土,再对该发酵液进行过滤,得到的厚垣孢子经自然风干,得到的固态厚垣孢子再使用研磨器进行研磨,得到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粉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316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化水稻的方法
- 下一篇:直接发酵产妥布霉素工程菌及其构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