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接板的晶圆级硅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2291.1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赖志明;陈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4429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板的晶圆级硅孔结构,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其在基体(110)内设置呈倒梯形的盲孔(111)和与盲孔(111)连接的基体底部开口(112),盲孔Ⅰ(111)内设置绝缘层Ⅰ(210)和金属层Ⅰ(310),并形成绝缘层Ⅰ开口(211),基体(110)的上方设置若干层金属层Ⅲ(330)和保护层Ⅰ(510);基体底部开口(112)内设置绝缘层Ⅱ(220)和金属层Ⅱ(320),金属层Ⅱ(320)与金属层Ⅰ(310)通过绝缘层Ⅰ开口(211)实现电气连通,金属层Ⅱ(320)的表面设置保护层Ⅱ(520)和保护层Ⅱ开口(521)。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工艺成本,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可实现转接板的高密度技术,有利于应用该硅基转接板结构的电子器件的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晶圆级硅孔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转接板的晶圆级硅孔结构,包括基体(110),所述基体(110)内设置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孔包括盲孔(111)和与盲孔(111)连接的基体底部开口(112),所述盲孔(111)呈倒梯形,所述基体底部开口(112)的开口尺寸不大于盲孔(111)底部的尺寸,所述盲孔(111)内沉积绝缘层Ⅰ(210)并于盲孔(111)的底部形成绝缘层Ⅰ开口(211),所述绝缘层Ⅰ(210)向上延伸并覆盖基体(110)的上表面,所述绝缘层Ⅰ(210)的表面设置金属层Ⅰ(310),所述金属层Ⅰ(310)于盲孔(11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基体(110)的上方设置若干层金属层Ⅲ(330),不同的所述金属层Ⅲ(330)之间设置介电层(400)和介电层开口(401),不同的所述金属层Ⅲ(330)通过介电层开口(401)连接,最底层的所述金属层Ⅲ(330)与金属层Ⅰ(310)连通,最顶层的所述金属层Ⅲ(330)的周围覆盖保护层Ⅰ(510),所述保护层Ⅰ(510)于金属层Ⅲ(330)的表面形成保护层Ⅰ开口(511),所述基体底部开口(112)内沉积绝缘层Ⅱ(220)并形成绝缘层Ⅱ开口(221),所述绝缘层Ⅱ(220)与绝缘层Ⅰ(210)于盲孔(111)的底部相连接、且沿基体底部开口(112)向下延伸并覆盖基体(110)的下表面,所述绝缘层Ⅱ(220)表面设置金属层Ⅱ(320),所述金属层Ⅱ(320)填充绝缘层Ⅱ开口(221)、并与金属层Ⅰ(310)于盲孔(111)的底部通过绝缘层Ⅰ开口(211)实现电气连通,所述金属层Ⅱ(320)的表面设置保护层Ⅱ(520),并形成保护层Ⅱ开口(5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52229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带护罩的漏电脱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