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多冷源协同工作的蓄冰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901.5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文;杜琳琳;杨国旗;陆涵;安成名;游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九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邓扬;于标 |
地址: | 51804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多冷源协同工作的蓄冰空调系统,包括蓄冰装置、空调负荷侧系统、第一蓄冰泵、第二蓄冰泵、制冷机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蓄冰空调系统通过蓄冰装置与空调负荷侧系统相结合,蓄冰装置通过调节阀灵活调整不同蓄冰槽的系统流程方向,各个冰槽可以灵活控制,系统能同时实现多种蓄冷及放冷工况组合,在多冷源组网运行或有冷回收的蓄冰空调系统中实现不同蓄冰槽异程并联。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多冷源 协同 工作 空调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可实现多冷源协同工作的蓄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冰装置(10)、空调负荷侧系统(3)、第一蓄冰泵(6)、第二蓄冰泵(5)、制冷机组(7),所述蓄冰装置(10)包括第一蓄冰槽(1)、第二蓄冰槽(2)、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一系统管道(101)、第二系统管道(102)、第三系统管道(103)、第四系统管道(104),所述第一蓄冰槽(1)与所述第二蓄冰槽(2)并联,所述第一蓄冰槽(1)设有用于进液和出液的第一冰槽管道(105)和第二冰槽管道(106),所述第二蓄冰槽(2)设有用于进液和出液的第三冰槽管道(107)和第四冰槽管道(108),所述第一冰槽管道(105)和所述第三冰槽管道(107)分别与所述第三系统管道(103)连通,所述第二冰槽管道(106)和所述第四冰槽管道(108)分别与所述第四系统管道(104)连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冰槽管道(106)与所述第四冰槽管道(108)之间的第四系统管道(104)处,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冰槽管道(105)与所述第三冰槽管道(107)之间的第三系统管道(103)处,所述第七阀门位于所述第一冰槽管道(105)处,所述第八阀门位于所述第三冰槽管道(107)处;所述第一系统管道(101)与所述第一冰槽管道(105)连通,所述第六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系统管道(101)处,所述第二系统管道(102)与所述第二冰槽管道(106)连通,所述第五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系统管道(102)处;所述第一蓄冰泵(6)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系统管道(102)连通,所述第一蓄冰泵(6)输出端与所述制冷机组(7)输入端连通,所述制冷机组(7)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系统管道(101)连通,所述第二蓄冰泵(5)一端与所述第三系统管道(103)连通;所述空调负荷侧系统(3)包括融冰泵(301)、板式换热器(302)、分水器(303)、集水器(304)、压差旁通阀(305)、冷冻水泵(306)、第一连接管道(307)、第二连接管道(308)、第一循环管道(309)、第二循环管道(310),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07)一端与所述第一系统管道(101)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07)另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02)连通,所述融冰泵(301)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07)上;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08)一端与所述第二系统管道(10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08)另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02)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道(309)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02)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道(309)另一端与所述分水器(303)连通;所述分水器(303)与所述集水器(304)之间连接有所述压差旁通阀(305);所述第二循环管道(310)一端与所述集水器(304)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道(310)另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302)连通,所述冷冻水泵(306)安装在所述第二循环管道(310)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九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九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41990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