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613.9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史秋;陈关君;咸婉婷;刘志远;柴寿臣;卫学峰;刘宗瑞;蔡春丽;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属于无线信号传输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中供电端与用电负载通过金属导体接触供电,造成的导线裸露、机构磨损、碳积、接触电火花的问题。电能直接供给初级装置中的能量发射电路,能量发射电路与初级线圈相连,将能量加载到初级线圈,初级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能量传递到次级线圈,并发送至能量接收电路,能量接收电路为信号发射电路供电,使得信号发射电路开始工作,信号发射电路与次级线圈相连,将高频数据信号加载至低频的电能传输波形上,次级线圈与初级装置的初级线圈形成耦合磁路,由信号接收电路检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旋转体测量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信号 能量 耦合 传输 装置 | ||
【主权项】:
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级装置和次级装置,所述的初级装置包括外壳(1)、2N个初级线圈(2)、能量发射电路(4‑1)和信号接收电路(3‑1),所述的次级装置包括圆环形壳体(6)、2X个次级线圈(5)、能量接收电路(4‑2)和信号发射电路(3‑2),所述的2N个初级线圈(2)、能量发射电路(4‑1)和信号接收电路(3‑1)均固定在外壳(1)内,所述的2N个初级线圈(2)串联连接,其中M个初级线圈(2)与能量发射电路(4‑1)的能量发射端连接,剩余2N‑M个初级线圈(2)均与信号接收电路(3‑1)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的2X个次级线圈(5)、能量接收电路(4‑2)和信号发射电路(3‑2)固定在圆环形壳体(6)内,所述的2X个次级线圈(5)串联连接,其中K个次级线圈(5)与能量接收电路(4‑2)的能量接收端连接,剩余2X‑K个次级线圈(5)均与信号发射电路(3‑2)的信号发射端连接,所述的初级装置与次级装置的垂直距离为大于5mm小于50mm,所述的N为正整数,M为正整数,且2N大于M,所述的X为正整数,K为正整数,且2X大于K。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37261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IIC总线的多相位交通信号控制机
- 下一篇:安全一对一遥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