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保护型电话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878.4 | 申请日: | 201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宁永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永敭 |
主分类号: | G08B13/08 | 分类号: | G08B13/08;G08B25/08;H02H3/22;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茶***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防雷保护型电话报警器,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是发明者运用稳压效果好,具有输出端过压保护时速断的性能,能在较恶劣的环境工作的电源,无论何时都保证系统工作性能的电源,配合报警启动单元、定时式反馈电路、信息处理单元,防盗安全门,组成一种复合式的防盗安全门品种,无论是破解锁孔还是野蛮方式破门,都会使门上不同地方的两只开关触点发生变化而产生报警信号,经过定时式反馈电路准确的启动,由安放在屋内的信息处理单元中的集成式拨号系统将贮存于电话机内的多组号码依次拨出,通知在外人员,本实用新型实施后,成为一种具有优秀报警性能的新型保安器品种,进一步丰富了防盗品产品的种类。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保护 电话 报警器 | ||
【主权项】:
防雷保护型电话报警器,其特征是:由输出端式保护电源、报警启动单元、定时式反馈电路、信息处理单元,防盗安全门共同组成;其中:输出端式保护电源由整流电路,电压调整单元,过压保护单元,过流保护及显示单元共同组成:整流电路是用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成第一支路,用另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成第二支路,两组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成为整流器输出的负极,两个整流二极管正极连接在一起, 组成整流输出的正极,市电的火线经过串联降压电容后连接了第一支路中的整流二极管串联的接点,市电的零线端则连接了第二支路整流二极管串联的接点;电压调整单元,由一只调整三极管及外围件共同组成;调整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了三路,一路连接了整流输出;一路是在与地线之间,连接了一个防雷管;一路是在基电极之间连接了一个电阻R1;调整三极管基极还连接了以下三路:一路是连接了稳压管与电阻R2的混合串联支路接地;一路是连接了过流保护单元中的发光管的正极;一路是连接了一个保护单元中的可控硅的阳极;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了一个电阻R3后,成为了电源的最后输出端;过压保护单元是由保护可控硅与外围件构成;保护可控硅的阳极接在了调整三极管的基极;阴极接地;控制极连接了两路,一路是连接了由稳压管组成的触发支路,稳压管的正极端接在电源的最后输出端,稳压管的负极端接控制极; 控制极的另一路是连接了一只电阻R4到地线;过流保护与显示单元是由一只发光管与串联在调整三极管的射极的电阻R3构成:用一只发光管的正极连接了调整三极管的基极,发光管的负极连在了电源的最后输出端;报警启动单元是由干簧管开关与锁孔开关、无线电发射电路共同组成;干簧管开关安在门与门框结合处,磁铁部分固定在门框上,当门关闭后,改变干簧管开关的触点,从干簧管开关触点引出一组引线,连接在定时式反馈电路输入端;锁孔开关是在门锁孔上方安装了一只开关,用一块盖片将锁孔开关与锁孔一起遮掩,防盗盖片是一块硬质材料做成了瓶盖状,与瓶盖片对接的是一种法兰盘,法兰盘底盘固定在门上,瓶盖片与法兰盘连接的方式采用螺纹方式连接,锁孔开关装在法兰盘内,用另外一组两根引线将锁孔开关触点引出,连接在定时式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定时式反馈电路是用报警启动器的引线串联一只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接了一个电阻后与电源相接;之二是接了一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接了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串联了一个电阻后接在了电源;之二是接了一个反馈电容的一端,该反馈电容的另一端串联了一个二极管与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反馈电容的此端与地之间还接一个电阻;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向外输出了引出信号线;信息处理单元由一部普通电话,一个电子程控单元,电话拨号集成电路及外围件共同组成;结构是从一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中的按键铜箔矩阵输出端引出线与电话拨号集成电路中的按键管脚端连接;从电话按键盘中的免提按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引出线,与电子程控电路单元的一位输出端相连接;用电话拨号集成电路中的贮存管脚端分别与电子程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用电话拨号集成电路中的信号输出端管脚连接了电话线;用无线遥控接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电子程控电路直动端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永敭,未经宁永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18387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技术实验箱
- 下一篇:电力提供装置及给外部设备提供电力的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