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驱受效井同心式排气掺稀采油生产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008.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传兴;张洪宝;魏凯;刘祖合;顾辉;杨冬梅;陈鹏;赵树杰;魏冉;许佳赛;塔耀晶;李贤杰;高彦生;徐宝珠;庄健;孙古华;汤天奎;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43;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火驱受效井同心式排气掺稀采油生产管柱,由同心套设并分别悬挂于井口设备上的内管柱和外管柱构成;内管柱由第一油管和具下方设置的抽油泵构成;外管柱由上至下顺序连接有第二油管、排气掺稀封隔器、第三油管和气锚;通过排气掺稀油封隔器的独特结构设计,实现了将稀油从油套环空之间掺入,经由封隔器内部交叉桥式通道的纵向通道流到抽油泵下并与原油混合,达到掺稀降粘举升的效果;同时井底气体通过气锚的分离,上浮至封隔器下部,并且通过交叉桥式通道的横向通道进入到内、外管柱之间的环空,最后通过井口设备排出井外,保证了火驱收效井的正常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掺稀油问题,而且避免了残余气体对油井套管的损害。 | ||
搜索关键词: | 火驱受效井 同心 排气 采油 生产 管柱 | ||
【主权项】:
一种火驱受效井同心式排气掺稀采油生产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生产管柱由同心套设并分别悬挂于井口设备上的内管柱和外管柱构成;所述内管柱由第一油管和其下方设置的抽油泵构成,第一油管通过螺纹悬挂于井口设备的小四通之上;所述外管柱由上至下顺序连接有第二油管、排气掺稀封隔器、第三油管和气锚;所述第二油管通过螺纹悬挂于井口设备的大四通之上;所述排气掺稀封隔器包括有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下接头之间内接有一个两端封闭的夹层管柱;所述夹层管柱由一外中心管和其内部间隙套设的内中心管构成,所述内中心管在轴向方向的中部位置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外壁与外中心管的内壁密封接触,各凸缘部外壁上设有与内中心管导通的透孔;所述外中心管上设有与所述透孔对应连通的通孔;在所述通孔下方的外中心管管壁上套设有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的外壁与油井套管内壁接触;扶正装置上侧设有卡瓦座和开口朝上的多个卡瓦;所述卡瓦座上方的外中心管管壁上套设有径向尺寸呈向下渐缩的锥体,所述锥体由安全销钉固定于外中心管的管壁上;在锥体与上接头之间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胶筒和隔环;在所述上接头上设有与夹层管柱的夹层导通的第一穿孔;在所述内中心管底端设有与夹层导通的第二穿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1800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