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硅电工钢连铸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9631.4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义;高振宇;李亚东;陈春梅;张仁波;刘文鹏;李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C22C38/06;C21D8/1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硅电工钢连铸生产方法,其特点是,钢水冶炼至成品成分后连铸,双辊连铸机铸辊与钢水之间加设含硅量相对较低的电工钢薄带,连铸辊带动电工钢薄带随连铸坯下移进入连铸区,钢水从中间包经长水口流入两电工钢薄带之间,两电工钢薄带粘附在钢坯上面一起运动,其过热度20~50℃,连铸速度10~50m/min,钢水凝固形成2~10mm厚度的钢坯。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在铸辊与钢液之间增加电工钢薄带,可以降低钢液与铸辊的粘连,在加热过程也可以保护板坯,避免氧化,取消了连铸结晶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成材率,降低表面缺陷;由于硅含量全部在冶炼过程中加入,代替成品化学渗入,提高了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工 钢连铸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硅电工钢连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水冶炼至成品成分后连铸,双辊连铸机铸辊与钢水之间加设含硅量相对较低的电工钢薄带,连铸辊带动电工钢薄带随连铸坯下移进入连铸区,钢水从中间包经长水口流入两电工钢薄带之间,两电工钢薄带粘附在钢坯上面一起运动,其过热度20~50℃,连铸速度10~50m/min,钢水凝固形成2~10mm厚度的钢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96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雷型混铁车罐体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盲孔坍塌的真空消失模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