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煤矿倾斜井巷道的应急抢险排水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5015.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寇子明;高贵军;李永红;牛巧珍;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B60F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煤矿倾斜井巷道的应急抢险排水车是行走机构固定于行走车架的下横梁,排水系统与监测系统位于行走车架的前端部,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设置于行走车架的后端部,应急抢险排水车的宽度与煤矿倾斜井巷道的宽度比为3∶5,高度比为1∶2。本应急抢险排水车现场准备时间短,响应速度快,路面通过性好,排水流量大,实现了快速自动连续排水的应急抢险救援,适应于矿井巷道特殊的工况环境,大大地提高了抢险救援的速度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矿 倾斜 巷道 应急 抢险 水车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煤矿倾斜井巷道的应急抢险排水车,包括行走机构、行走车架,排水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1)固定于行走车架(2)的下横梁,排水系统(3)与监测系统(6)位于行走车架(2)的前端部,液压系统(4)与控制系统(5)设置于行走车架(2)的后端部,应急抢险排水车的宽度与煤矿倾斜井巷道的宽度比为3∶5,高度比为1∶2;所述行走车架(1)的车架底横梁(1‑1)通过车架支撑柱(1‑2)支撑有车架平台(1‑3),车架底横梁(1‑1)与车架平台(1‑3)间构成的空间设置有排水管路通道(1‑4),行走车架(1)的宽度与煤矿倾斜井巷道的宽度比为3∶5;所述行走机构(2)是履带行走机构(2‑1)或是轨道行走机构(2‑2),其中,履带行走机构(2‑1)是固定于车架底横梁(1‑1)两端,并位于轨道行走机构(2‑2)的外侧;履带接地长度与行走车架(1)的长度比为1∶1,单条履带宽度与行走车架(1)的宽度比是3∶20,履带高度为600mm;轨道行走机构(2‑2)固定于行走车架(1)上,中心距是600 mm或是900mm;伸缩长度调节范围是0mm~300 mm;所述排水系统(3)是由水泵小车托架机构(3a)支撑有排水模块(3b),排水模块(3b)铰接有排水小车收放机构(3c)构成;其中,水泵小车托架机构(3a)的托架支撑轮(3a‑2)固定于水泵小车托架(3a‑1)的前端,水泵小车托架(3a‑1)铰接于车架平台(1‑3)前端,泵托架收放部件(3a‑3)两端与水泵小车托架(3‑1)和车架平台(1‑3)通过铰链相接,水泵小车托架(3‑1)上安装有轨距为1000mm的水泵小车轨道(3a‑4);排水模块(3b)的水泵(3b‑1)通过水泵卡箍(3b‑3)固定于水泵小车(3b‑2),并安放于水泵小车轨道(3a‑4)上;排水小车收放机构(3c)的小车铰链座(3c‑1)固定于水泵小车(3b‑2)的车架后方,小车铰链座(3c‑1)通过小车铰接部件(3c‑2)与液压收放部件(3c‑3)连接,液压收放部件(3c‑3)铰接于车架铰接座(3c‑4),车架铰接座(3c‑4)固定于车架平台(1‑3);所述液压系统(4)是液压站(4‑1)固定于车架平台(1‑3)的右后方,液压站(4‑1)通过液压管路与水泵托架收放部件(3a‑3)、液压收放部件(3c‑3)和行走机构(2)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是操控台(5‑1)固定于车架平台(1‑3)的左后方,远程控制装置(5‑2)通过控制线路与操控台(5‑1)相连接;所述监测系统(6)是摄像模块(6‑1)和环境监测模块(6‑2)安装于车架平台(1‑3)后方的支架上,水位检测装置(6‑3)通过螺栓固定于水泵小车托架(3‑1)下方距托架支撑轮(3a‑2)中心300mm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050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胎面胶挤出方法以及胎面胶挤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卸式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