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黄东方鲀套养脊尾白虾的生态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6687.2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施永海;张根玉;张海明;谢永德;张忠华;刘永士;徐嘉波;刘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菊黄东方鲀套养脊尾白虾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鱼种放养、种虾放养、日常管理、菊黄东方鲀收获、脊尾白虾收获,其特征是外塘水温保持在14‑15℃时,将越冬鱼种放养到外塘,每3‑5亩池塘配备1个增氧机;放养前先清池消毒;消毒48小时后先注水2/3,盐度5‑15;注水一周后,放养鱼种,夏花鱼种放养密度3000‑5000尾/亩,夏花鱼种放养时间在7月初;2龄鱼鱼种放养密度1000‑1200尾/亩;3龄鱼鱼种放养密度800‑1000尾/亩,鱼种放养后加水至1.5m;到6‑7月份,将种虾散放到菊黄东方鲀养殖池塘内,每亩放养3‑6斤;每日投饵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8%,饵料为含粗蛋白45%的鳗鱼饲料,每2周换水1次;到11月中下旬,先捕捞菊黄东方鲀,12月收获脊尾白虾,最后清塘捕捞。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方 鲀套养脊尾白虾 生态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菊黄东方鲀套养脊尾白虾的生态养殖方法,生产技术步骤包括鱼种放养、种虾放养、日常管理、菊黄东方鲀收获、脊尾白虾收获5个方面,其特征是在春天气温回升,外塘的水温可保持在14‑15℃时,将越冬鱼种逐步放养到外塘进行养殖,采用室外土池面积2.5‑9亩,每3‑5亩池塘配备1个1.5Kw增氧机;放养前,先用150‑200kg/亩的生石灰清池消毒;使用消毒剂48小时后注水,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先注水2/3,即水深100cm,水源为天然海水,盐度5‑15;注水一周后,放养鱼种,鱼种分3种,一池放养一种:夏花鱼种,规格为全长3‑5cm,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亩,夏花鱼种放养时间在7月初;2龄鱼鱼种,规格为50‑70g/尾,放养密度为1000‑1200尾/亩;3龄鱼鱼种,规格为200g/尾,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亩,鱼种拉网放养时进行筛选剔除凶猛鱼类,鱼种放养后逐步加水至1.5m;到6‑7月份,用地笼在种虾塘里收获脊尾白虾种虾,清除杂鱼,将种虾散放到菊黄东方鲀养殖池塘内,每亩放养3‑6斤,放养前半小时开启增氧机;每日投饵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8%,饵料为含粗蛋白45%的鳗鱼饲料,投喂前将粉状饲料制作成面团状,投喂于饵料台,每亩设置2‑3个60cm×60cm的饵料台,每次投喂后,要检查吃食情况,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同时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下次的投饲量,每2周换水1次;到11月中下旬,菊黄东方鲀要进棚越冬,先用大网目,网目规格2‑3cm的网拉网捕捞菊黄东方鲀,尽量让虾从网眼中漏出;待95%菊黄东方鲀捕捞出后,12月收获脊尾白虾,为保证虾的成活率,捕捞脊尾白虾分三步:先采用地笼网捕捞脊尾白虾,然后用皮条网拉网出虾,最后清塘捕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966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草剂抗性的芸苔属植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给小型沼气加热的新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