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蔗梢腐病病原菌小种gx1的分子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0156.4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清;林镇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林友明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梢腐病病原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小种gx1的分子检测方法,包括引物和探针设计、提取甘蔗梢腐病病原菌小种gx1的DNA、建立qPCR检测的反应体系、qPCR检测的反应程序和qPCR检测结果。本发明采用Taqman探针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较常规半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高1,000倍,可以直接从甘蔗发病的叶片中检测到病原菌,减少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过程,可用于田间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小种gx1诊断及检测,节省时间和经费。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梢腐病 病原菌 gx1 分子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分子检测方法检测甘蔗梢腐病病原菌小种gx1的引物和探针组合FAM‑gx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和探针组合为下列6个组合中的1个组合:FAM‑gx1第1组:引物:FAM‑gx1‑F1:5’‑CCTGATCCGAGGTCAACATTC‑3’FAM‑gx1‑R1:5’‑TCGAGCTTCCATAGCGTAGTA‑3’探针:FAM‑gx1‑P1:5’‑CATGGCCGCGACGATTACCAGTAA‑3’;FAM‑gx1第二组:引物:FAM‑gx1‑F2:5’‑TGCTTAAGTTCAGCGGGTATT‑3’FAM‑gx1‑R2:5’‑GTCACGTCGAGCTTCCATAG‑3’探针:FAM‑gx1‑P2:5’‑CATGGCCGCGACGATTACCAGTAA‑3’;FAM‑gx1第三组:引物:FAM‑gx1‑F3:5’‑CGATTACCAGTAACGAGGGTTT‑3’FAM‑gx1‑R3:5’‑CCTGTTCGAGCGTCATTTCA‑3’探针:FAM‑gx1‑P3:5’‑TACTACGCTATGGAAGCTCGACGTGA‑3’;FAM‑gx1第四组:引物:FAM‑gx1‑F4:5’‑CTGTTCGAGCGTCATTTCAAC‑3’FAM‑gx1‑R4:5’‑GACGATTACCAGTAACGAGGG‑3’探针:FAM‑gx1‑P4:5’‑CGCGAGTCCCAACACCAAGC‑3’;FAM‑gx1第五组:引物:FAM‑gx1‑F5:5’‑CGCAATGTGCGTTCAAAGAT‑3’FAM‑gx1‑R5:5’‑ACAACGGATCTCTTGGTTCTG‑3’探针:FAM‑gx1‑P5:5’‑TTTGCTGCGTTCTTCATCGATGC‑3’;FAM‑gx1第六组:引物:FAM‑gx1‑F6:5’‑TGGGCTTGAGGGTTGAAATG‑3’FAM‑gx1‑R6:5’‑TCGATGAAGAACGCAGCAAA‑3’探针:FAM‑gx1‑P6:5’‑AATCTTTGAACGCACATTGCGCCC‑3’;所述Taqman探针的5’端、3’端分别用FAM报导荧光染料和BHQ‑1淬灭基团标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8015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