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轮的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1292.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能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12;B22C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236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轮的铸造方法,a、制上砂壳:在一台射芯机上制作得到上砂壳;b、制下砂壳:在另一台射芯机上制作得到下砂壳;c、制作浇口;d、合模:先将下砂壳放入下铁壳内,然后在下砂壳顶部盖上上砂壳,上、下砂壳合模后形成铸造飞轮的型腔,其次在上砂壳上部的浇口段套上一个上铁壳,最后用U型卡子将上铁壳和下铁壳压紧;e、放置浇口;f、浇注;g、脱模:取出飞轮铸件毛坯;h、清理浇口。本发明能有效防止传统铸造工艺中存在的夹砂、夹渣、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且本发明高效、成本低,铁水有效利用率高,而且工艺过程中对射芯机在外购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改进后能很好地防止覆膜砂因为潮湿板结而堵住射砂嘴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铸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飞轮的铸造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a、制上砂壳:在一台射芯机上制作,从而得到上砂壳(S);b、制下砂壳:在另一台结构相同的射芯机上制作,从而得到下砂壳(X);每台所述射芯机包括机架(1)和两个芯盒,其中机架(1)顶部固设有一个顶部敞口的储砂仓(2),该储砂仓的出砂口通过一根软管(3)与射砂仓(4)的进砂口连通,该射砂仓(4)的出砂口固设有两个射砂嘴(5),且射砂仓(4)可在射砂仓移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移动;所述射砂仓(4)的进砂端固设有一根高压气管(6)和一个第一气缸(7),其中高压气管(6)与射砂仓(4)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伸到射砂仓(4)内腔中,该伸入端固设有一个能将射砂仓(4)进砂口堵住的堵块;所述两个芯盒可在芯盒移动控制机构的带动下相对移动,这两个芯盒上均设有加热管(8);所述储砂仓(2)呈竖直设置,其进砂口朝上,出砂口朝下;所述两个芯盒位于储砂仓(2)下方,这两个芯盒呈左右并排设置,具体为左芯盒(9)和右芯盒(10),且右芯盒(10)的顶部对应所述射砂嘴(5)开有进砂口;c、制作浇口:在浇口模具内放入型砂,加热后制得浇口;d、合模:先将步骤b中制得的下砂壳(X)放入预先制作好的下铁壳(XT)内,该下铁壳内腔的形状与下砂壳(X)外壁的形状相吻合,然后在下砂壳(X)的顶部盖上所述步骤a中制得的上砂壳(S), 该上砂壳下部圆盘部的底面与下砂壳(X)的顶面贴合,这两个砂壳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上、下砂壳合模后形成铸造飞轮的型腔;其次在所述上砂壳(S)上部的浇口段套上一个预先制作好的上铁壳(ST),该上铁壳内腔的底面与上砂壳(S)下部圆盘部的顶面贴紧,最后用U型卡子卡住上铁壳(ST)顶面和下铁壳(XT)的底面,从而将上铁壳(ST)和下铁壳(XT)压紧;e、放置浇口:将步骤c中制得的浇口放入所述上砂壳(S)的浇口段中,并在浇口周围的上铁壳(ST)顶面上覆盖起压紧作用的潮沙;f、浇注:将加热后的铁水从浇口处进行浇注,浇注时间为30s—1min,固化时间为15min—30min;g、脱模:取出飞轮铸件毛坯;h、清理浇口:将飞轮铸件毛坯上的浇冒口清理干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能,未经杨国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3129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压剪式电梯耗能型缓冲器
- 下一篇:过程安全绩效指标管理与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