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一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运行性能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7335.0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雷达;王康宁;王金浩;徐龙;杨超颖;肖莹;齐月文;仇汴;宋述勇;穆广祺;王健;张悦;杜慧杰;吴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一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运行性能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风电场配备的两套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运行性能进行检测时存在失真性大的问题。包括高压侧母线、低压侧母线、电能质量分析仪,完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运行性能的电压、电流波形采样;分析下载的电压、电流波形采样数据,软件可自动生成低压侧电压波形、第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第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及高压侧电压有效值曲线;若电压有效值未出现二次超出电压合格范围,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未发生过度补偿;若电压有效值出现二次超出电压合格范围,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发生了过度补偿;真实检测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运行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同一 电场 动态 无功 补偿 装置 协调 运行 性能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同一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运行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低压侧母线(4)与固定补偿电容器组(11)之间设置断路器(10),在低压侧母线(4)与固定补偿电容器组(11)之间的连线上设置固定补偿电容器组连接线路电流互感器(9),将固定补偿电容器组连接线路电流互感器(9)的二次侧A相与电能质量分析仪(12)的第二电流波形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低压侧母线(4)与第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8)之间的连线上设置第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线路电流互感器(7),将第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线路电流互感器(7)的二次侧A相与电能质量分析仪(12)的第三电流波形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低压侧母线(4)与第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6)之间的连线上设置第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线路电流互感器(5),将第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连接线路电流互感器(5)的二次侧A相与电能质量分析仪(12)的第四电流波形输入端子电连接,在变压器(3)的高压侧设置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2),将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2)的二次侧A相与电能质量分析仪(12)的第一电流波形输入端子电连接,在高压侧母线(1)上设置高压侧电压互感器(13),将高压侧电压互感器(13)的二次侧A相与电能质量分析仪(12)的第一电压波形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低压侧母线(4)上设置低压侧电压互感器(14),将低压侧电压互感器(14)的二次侧A相与电能质量分析仪(12)的第二、第三、第四电压波形输入端子电连接,该步骤所述接线方式保证了各测点的波形统一在同一时标下;第二步、根据固定补偿电容器组(11)连接线路的断路器(10)断开时电流的突变量设置电能质量分析仪(12),并设置波形记录时间为800毫秒,启动电能质量分析仪(12);第三步、操作断路器(10),将固定补偿电容器组(11)连接线路切断,从切断时开始计时,过三分钟后下载电能质量分析仪(12)数据,完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运行性能的电压、电流波形采样;第四步、使用电能质量分析软件,分析下载的电压、电流波形采样数据,软件可自动生成低压侧电压波形(16)、第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17)、第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18)及高压侧电压有效值曲线(15);第五步、分析高压侧电压有效值曲线(15),若电压有效值未出现二次超出电压合格范围,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未发生过度补偿;若电压有效值出现二次超出电压合格范围,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发生了过度补偿;第六步、分析低压侧电压波形(16)、第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17)及第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18),对比第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17)与第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流波形(18),若二者相位一致,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间未出现无功出力相互抵消;若二者相位不一致,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间出现无功出力相互抵消的现象;第七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未发生过度补偿且未出现无功出力相互抵消时,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运行性能良好;否则说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不具备协调运行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73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