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位Mn和Ni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3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9468.3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谈国强;董国华;罗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C04B35/26;C04B35/6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种B位Mn和Ni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3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硝酸铋、硝酸铁、醋酸锰和乙酸镍按1.05:[(0.92~0.98)-x]:(0.02~0.08):x的摩尔比溶于由乙二醇甲醚和醋酸酐混合而成的混合液,然后搅拌均匀,得到BiFeO3前驱液,BiFeO3前驱液中总的金属离子浓度为0.1-0.5mol/L,x=0.01~0.03;将BiFeO3前驱液旋涂在FTO/glass基片上制备湿膜,将湿膜烘烤得干膜,然后在550℃退火8~13min,得到晶态BiFeO3薄膜。待晶态BiFeO3薄膜冷却后,再重复使晶态BiFeO3薄膜达到所需厚度,即得B位Mn和Ni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3薄膜。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工艺,设备要求简单,适宜在大的表面和形状不规则的表面上制备薄膜,且化学组分精确可控,并且可通过共掺杂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调控从而大幅度提高薄膜的铁电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 ni 掺杂 剩余 极化 强度 bifeo sub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B位Mn和Ni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3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铋、硝酸铁、醋酸锰和乙酸镍按1.05:[(0.92~0.98)‑x]:(0.02~0.08):x的摩尔比溶于由乙二醇甲醚和醋酸酐混合而成的混合液中,然后搅拌均匀,得到BiFeO3前驱液;BiFeO3前驱液中总的金属离子浓度为0.1~0.5mol/L;x=0.01~0.03;2)将BiFeO3前驱液旋涂在FTO/glass基片上制备湿膜,将湿膜于180~260℃烘烤得干膜,然后在550℃快速退火10~15min,得到晶态BiFeO3薄膜;3)待晶态BiFeO3薄膜冷却后,再重复步骤2)使晶态BiFeO3薄膜达到所需厚度,即得B位Mn和Ni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3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3946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节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磁性载体和双组分显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