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K25铬基高温合金中钛钒钨锰硅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2088.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冯艳秋;叶晓英;孙涛;杨春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合金元素分析技术,涉及一种测定K25铬基高温合金中钛钒钨锰硅的分析方法。分析步骤如下:称取试样;制备试样溶液;制备校准溶液;测量试样溶液中钛钒钨锰硅的浓度;计算测量结果,得到钛钒钨锰硅的含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析灵敏高、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效率高的测定K25铬基高温合金中钛钒钨锰硅含量的ICP-AES方法,应用前景广泛,可以满足高温合金的工程化应用,满足科研和生产对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减低产品报废率、节约研制和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k25 高温 合金 中钛钒钨锰硅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测定K25铬基高温合金中钛钒钨锰硅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仪器的工作条件及分析线如下:高频频率:40.68MHz;入射功率:0.95~1.1Kw;反射功率:<15W;冷却气流量:12~20L/min;护套气流量:0.1~0.6L/min;样品提升量:1.0~1.5ml/min;积分时间:1~10s;元素分析线:钛334.941nm;钒292.402nm;钨207.911nm;锰257.610nm;硅288.158nm或251.611nm;内标元素钇371.029nm (1)在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如下: (1.1)盐酸,ρ1.19g/mL;优级纯; (1.2)硝酸,ρ1.42g/mL;优级纯; (1.3)硫酸,ρ1.84g/mL;优级纯; (1.4)氢氟酸,ρ1.15g/mL,优级纯; (1.5)硫酸,1+1; (1.6)硝酸,1+1; (1.7)硫酸铵:固体; (1.8)王水:三体积盐酸和一体积硝酸混合; (1.9)氢氧化钠溶液:200g/L; (1.10)柠檬酸,200g/L; (1.11)氢氧化钠溶液:400g/L; (1.12)钛标准溶液Ⅰ:称取于950℃灼烧至恒重的光谱纯二氧化钛1.6686g,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0g硫酸铵、加入上述(1.4)硫酸50mL,盖上表面皿,于高温处加热至冒硫酸烟,直至获得澄清溶液为止。冷却至室温,移入盛有500mL水的烧杯中,稍冷,移入1000mL容量瓶,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1.00mg/mL的钛标准溶液Ⅰ; (1.13)钛标准溶液Ⅱ:移取20.00mL钛标准溶液Ⅰ置于200mL容量瓶中,补加上述(1.4)硫酸40mL,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0.10mg/mL的钛标准溶液Ⅱ; (1.14)钒标准溶液Ⅰ:称取质量分数不小于99.9%的1.0000g纯钒于200mL烧杯中,用10mL王水经加热溶解后,加入上述(1.4)硫酸20mL,加热蒸发至冒硫 酸烟,稍冷,加入50mL水,加热溶解盐类,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得到1.00mg/mL钒标准溶液Ⅰ; (1.15)钒标准溶液Ⅱ:移取20.00mL钒标准溶液Ⅰ置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0.10mg/mL的钒标准溶液Ⅱ; (1.16)钨标准溶液Ⅰ:称取预先在800℃灼烧30min的0.6305g光谱纯的三氧化钨,置于铂皿中,加入10mL~15m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再移入干燥的塑料瓶内贮存,得到1.00mg/mL的钨标准溶液Ⅰ: (1.17)钨标准溶液Ⅱ:移取20.00mL钨标准溶液Ⅰ置于200mL塑料容量瓶中,补加10mL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0.10mg/mL的钨标准溶液Ⅱ; (1.18)锰标准溶液Ⅰ:称取0.1000g;>99.99%且预处理过的纯锰,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上述(1.4)硝酸10mL,加热至锰完全溶解,煮沸驱尽氮的氧化物,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得到0.10mg/mL的锰标准溶液Ⅰ; 锰的处理方法:将纯锰放入上述(1.4)硫酸中,加热清洗,待表面氧化锰(棕褐色)洗净后取出,立即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再放入无水乙醇中洗4-5次,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方可使用; (1.19)锰标准溶液Ⅱ:移取20.00mL锰标准溶液Ⅰ置于2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0.10mg/mL的锰标准溶液Ⅱ; (1.20)硅标准溶液Ⅰ:称取12.12g硅酸钠(Na2SiO3·9H2O)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水、40m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数分钟。冷却至室温,过滤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移入干燥塑料瓶中贮存,得到浓度约为1mg/mL的硅标准溶液Ⅰ; 移取50.00mL三份上述溶液,用重量法平行进行标定得到硅标准溶液Ⅰ的准确浓度。 (1.21)硅标准溶液Ⅱ:移取20.00mL硅标准溶液Ⅰ置于2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约为0.10mg/mL(依据硅标准溶液Ⅰ而定)的硅标准溶液Ⅱ; (1.22)硅标准溶液Ⅲ:移取10.00mL硅标准溶液Ⅰ置于10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约为0.01mg/mL(依据硅标准溶液Ⅰ而定)的硅标准溶液Ⅲ; (1.23)镍基体溶液:称取5.000g金属镍;>99.99%的纯金属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上述(1.2)硝酸30mL,加热溶解,冷却,移入的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10.0mg/mL的镍基体溶液; (1.24)铬基体溶液:称取14.1445g预先经150℃烘1h,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基准重铬酸钾置于300mL烧杯中,用适量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10.0mg/mL的铬基体溶液; (1.25)钇内标溶液,0.2mg/mL;称取0.1270g,>99.95%氧化钇,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10mL盐酸,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0.2mg/mL的钇内标溶液; (2)取样和制样;分析用的试样按照HB/Z205的要求进行取样和制样; (3)分析前准备 共存元素干扰,铬60毫克、镍40毫克; (4)分析步骤如下: (4.1)试样:称取0.10g试样,精确到0.0001g; (4.2)空白试验溶液: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溶液若干; (4.3)制备试样溶液: 试样溶液制备的方法为如下之一: 第一种试样制备方法:将分析步骤(4.1)的试样置于50mL微波消解管中,加入0.5mL~2mL水、2mL~5mL盐酸、1mL~3mL硝酸(1.2)、2滴~8滴氢氟酸,常温下将酸反应后的气体赶出;将微波消解按表中条件进行设置;冷却至常温后,取出微波消解管放气,开盖子,移入1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 表1:微波消解条件
第二种试样制备方法:将分析步骤(4.1)的试样置于150mL烯烧杯中,加入盐酸10mL~20mL、加入上述(1.2)的硝酸3mL~5mL,氢氟酸0.5mL-1.5mL,在水浴锅中加热,水浴锅温度设定在40℃-60℃之间,加热至试样完全溶解,取下稍冷,吹水,冷却试液至室温;移入预先已准确加入2.00mL钇内标溶液的1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4)制备校准溶液; 校准溶液的制备可以有如下两种方法之一; (4.4.1)工作曲线合成法:按表2体积移取钛、钒、钨、锰、硅标准溶液,置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2.00mL钇内标溶液,加入与试样主要成分含量相近的铬基体溶液6.0mL、镍基体溶液4.0mL,转入分析步骤(4.2)的空白试验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表2:工作曲线配置表
(4.4.2)标准物质合成法 (4.4.2.1)制备低标溶液;按被测K25铬基高温合金主要化学成分配制低标溶液如下;将分析步骤(4.2)的空白试验溶液移入预先已准确加入2.00mL钇内标溶液的100mL塑料容量瓶中,加入与试样主要成分含量相近的铬基体溶液6.0mL、镍基体溶液4.0mL,用水稀至刻度,摇匀,作为低标溶液; (4.4.2.2)制备标准点溶液;选定2个以上与试样相近牌号的铬基高温合金标准物质,按(4.3)试样溶液的制备步骤进行试样前处理,作为标准点溶液。如果选定作为标准点的标准物质某元素含量范围低于待测试样含量,可定容前在该标准物 质中加入适当的该元素标准溶液作为标准点溶液; (4.5)测量试样溶液中钛、钒、钨、锰、硅的浓度;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选定的工作条件,以钇为内标元素,对仪器进行标准化,标准化采用低标溶液标准点S0和高标溶液标准点S5做工作曲线,然后,测量试样溶液中钛、钒、钨、锰、硅的浓度; (5)计算测量结果,得到钛、钒、钨、锰、硅的含量; 按下式计算待测元素的百分含量:
式中:w——试液中钛、钒、钨、锰、硅元素的百分含量,单位:%; ρ——试液中钛、钒、钨、锰、硅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μg/mL; V——测量时试液体积,单位:mL; m——试样质量,单位: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120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加工罩
- 下一篇:一种手机电池盖的镭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