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孔分子筛SBA-15复合纳米表面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6400.1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娜;何宏亮;史丽英;程清清;高艳坤;都述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2/14 | 分类号: | C08F222/14;C08F220/56;C08F220/06;C08F226/02;C08F226/06;C08F2/44;C08K9/06;C08K3/34;C01B39/00;C08J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唐循文 |
地址: | 2111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介孔分子筛SBA-15复合纳米表面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介孔分子筛SBA-15粉末超声分散于甲苯溶液中,再加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得改性后的介孔分子筛SBA-15,再依次用甲苯、甲醇超声洗涤、离心,最后真空干燥备用;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加入致孔剂中,超声溶解后,制得预组装溶液A;将改性后的介孔分子筛分散于致孔剂中得到溶液B;将上述溶液混合,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升温发生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除去上清液,产物用甲醇-冰醋酸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洗涤,再用甲醇洗至中性,得到介孔分子筛SBA-15复合纳米表面印迹聚合物。本发明产物能实现体内黄芩苷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筛 sba 15 复合 纳米 表面 印迹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介孔分子筛SBA‑15复合纳米表面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得:将介孔分子筛SBA‑15粉末超声分散于甲苯溶液中,再加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氮气10min,密封混合液,然后在55℃环境中搅拌回流24h,制得改性后的介孔分子筛SBA‑15,再依次用甲苯、甲醇超声洗涤、离心,最后在40℃下真空干燥12h,备用;所述的介孔分子筛SBA‑15与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反应中按质量体积比为20~500mg/mL 的比例添加;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甲苯的体积比为2%~50%;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加入致孔剂中,超声溶解后,25℃下放置4h,制得预组装溶液A;将改性后的介孔分子筛SBA‑15分散于致孔剂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通氮气10min,密封混合液,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发生聚合反应;其中模板分子为黄芩苷,功能单体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烯丙基脲或4‑乙烯基吡啶,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致孔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乙醇,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黄芩苷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为1:4~1:9;功能单体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3~1:6;致孔剂在溶液A和溶液B的总体积用量与模板分子的摩尔量之比为100~500mL/mmol;引发剂用量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质量总量的3%~5%;改性后的介孔分子筛SBA‑15的质量与模板分子的摩尔量之比为1:1~1:5g/mmol;反应结束后离心除去上清液,产物用体积比为9:1的甲醇‑冰醋酸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洗涤,直至上清液紫外检测不到模板分子为止,再用甲醇洗至中性,然后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介孔分子筛SBA‑15复合纳米表面印迹聚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9640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