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冰雷达技术的南极冰下湖半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1963.3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柯长青;金鑫;刘洵;张栋;邵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于冰雷达技术的南极冰下湖半自动识别方法,考虑冰下湖与冰的界面在冰雷达断面图像上的特征具有回波信号强度大、界面平坦的特点,利用表面粗糙度与雷达反射功率相结合的自动提取方法,实现了冰下湖面的计算机初步识别,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和识别精度;再结合人工修改,对冰下湖的位置进行修正,既不会增加太大工作量,又可以弥补自动提取的误差,使得最终的识别结果更加准确,速度和可靠性也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雷达 技术 南极 冰下湖 半自动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冰雷达技术的南极冰下湖半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读取的冰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可视化的冰雷达图像;第二步、在冰雷达图像上,自下而上地寻找各道首次出现雷达反射功率突然增大的区域,该区域的界面包含有冰岩界面或冰水界面,结合GPS数据获得界面的坐标和高程;第三步、根据所述区域界面的高程信息获取界面的粗糙度;第四步、提取粗糙度小于0.1且雷达反射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的界面,获得冰下湖初步识别结果;第五步、结合图像,人工删除界面中的孤立点,连接冰下湖的断点,完成冰下湖的识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196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