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IS技术的粮食作物产量可视化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0267.0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4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焕;林木丰;黄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粮食作物产量可视化新方法,它包括海量数据搜集及处理步骤、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库构建步骤、作物生长模型建立步骤、基于GIS平台的作物产量可视化步骤、粮食安全空间评价步骤。本发明通过将计算机领域中的海量数据处理技术、GIS领域中的栅格图叠加技术、作物生长模型的粮食产量计算技术相互结合,创新性的提出了一套粮食作物产量可视化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is 技术 粮食作物 产量 可视化 新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GIS技术的粮食作物产量可视化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海量数据搜集及处理步骤、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库构建步骤、作物生长模型建立步骤、基于GIS平台的作物产量可视化步骤、粮食安全空间评价步骤;所述海量数据搜集及处理步骤是搜集日气象数据、土壤分类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投入数据以及地形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其中日气象数据包括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露点、湿度、辐射度,土壤分类数据包括土壤层数、土壤厚度、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土壤PH、土壤有机碳的含量、砂砾含量、容积密度,土地利用数据包括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空间分布,土地投入数据主要指在农用地利用过程中所投入的化肥使用量,地形数据分为DEM与SLOP两种,DEM中每个象元值代表该象元所覆盖地区的平均高层,SLOP中每个象元值代表该象元所覆盖地区的平均坡度,所述基础数据统一格式并予以处理建立映射关系;将气象数据转化到栅格图层的步骤为:步骤201,首先在GIS平台上以经纬度为数据源生成一张可以被GIS读取的SHP点文件;步骤202,以气象站点为中心生成泰森多边形图,一个站点对应的生成一个面,各个面相当于各个气象站点所观测的范围;步骤203,在GIS平台上将泰森多边形转化为栅格图;步骤204,最后将生成的气象栅格图与气象站点的数据建立索引关系;所述基于GIS平台的作物产量可视化步骤是以栅格图的象元为单位,通过计算机判别是否符合耕作要求,以及最符合哪种作物生长进而计算作物平均产量;所述粮食安全空间评价步骤是作物产量可视化技术的方法,此方法将粮食安全的评价渗入到宏观尺度的微观单元,只要将栅格图的象元面积缩小,粮食作物产量的时空分布就越精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026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内置式不间断电源应急系统
- 下一篇:具有双层电路板的智能家庭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