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I颜料红57:1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0818.7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金炳生;陆建东;陈艳珍;陈精明;顾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睿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0 | 分类号: | C09B6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I颜料红57:1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直接使用2-萘酚与氢氧化钠溶液成盐脱水后,与二氧化碳进行羧化反应,产物经中和、压滤得到2-羟基-3萘甲酸的单钠盐溶液,再经过树脂吸附柱净化后,直接将其与4-氨基甲苯-3-磺酸的重氮盐进行偶合反应,再用无机钙化合物将其色淀化得最终产品。该方法增加了树脂吸附柱净化步骤,省去了现行工艺需要由2,3-酸的单钠盐溶液通过滴加硫酸得到2,3-酸粉末,经干燥、包装;然后加氢氧化钠溶液重新得到2,3-酸的单钠盐溶液等步骤。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造工艺带来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使用量大、2,3-酸粉末需干燥与包装等不利因素,减少了对环境的无机盐排放,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明显减少废水排放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i 颜料 57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CI颜料红57:1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Ⅰ、2,3‑酸的单钠盐的制备,向成盐反应釜中加入2‑萘酚,然后按摩尔比1~1.2:1的量加入浓度为28~3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115~155℃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完真空脱水,得到干燥的2‑萘酚钠盐;将2‑萘酚钠盐转入高压反应釜,加热至230~260℃,通入二氧化碳至压力达到0.4~0.8Mpa,进行反应,保持温度,至釜内压力不再降低时,打开排气阀门,释放并真空蒸馏出反应的副产物2‑萘酚至真空槽,这样就完成一次羧化;然后重新通入二氧化碳至0.4~0.8Mpa,进行第二次羧化,一共进行2~5次羧化过程;羧化完成后,将物料转入中和反应釜,滴加稀硫酸至pH值至4.8~5.5,滤去2‑萘酚和树脂物杂质,滤液经树脂吸附柱净化后,得到2,3‑酸的单钠盐溶液,分析其浓度后,转入耦合反应釜,加适量蒸馏水和冰块,将溶液中2,3‑酸单钠盐的质量分数调整为3%~5%,并维持在0~3℃条件下备用;Ⅱ、4B酸的重氮化:将4B酸和盐酸按质量比100:8~12加入重氮化反应釜,调节pH值至1~2,然后冰浴,搅拌至0℃,按摩尔比1:1.0~1.1快速滴加亚硝酸钠溶液,并控制反应温度在0~3℃,滴加结束后保持温度,搅拌30分钟得到4B酸的重氮盐;Ⅲ、偶合反应:按2,3‑酸单钠盐和4B酸的重氮盐摩尔比为1.0~1.1:1的量,向步骤Ⅰ中耦合反应釜中滴加步骤Ⅱ制得的4B酸的重氮盐,冰浴控制温度0~3℃,与耦合反应釜中的2,3‑酸的单钠盐溶液反应,滴加结束后维持0~3℃,搅拌50~70分钟,偶合完成;Ⅳ、分散:步骤Ⅲ的偶合反应釜内物料维持0~3℃,按照松香皂与4B酸质量比1:0.05~0.25的比例,向其中滴加质量浓度为3%~8%的松香皂溶液,滴加完毕后维持0~3℃搅拌15~30分钟;Ⅴ、色淀:步骤Ⅳ的偶合釜内物料维持0~3℃,向其中滴加与2,3‑酸单钠盐等摩尔量的无机钙离子溶液,滴加结束后维持3~10℃搅拌50~70分钟;Ⅵ、后处理:将步骤Ⅴ所得物料升温至28~32℃,维持搅拌15~30分钟后再升温至78~82℃,再维持搅拌15~30分钟,过滤;滤渣用蒸馏水洗涤,再抽干得滤饼,滤饼在80~100℃干燥15~20小时,即得CI颜料红57:1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睿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睿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6081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