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稚鲍饲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9145.3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谋;卞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人工培育技术领域。为解决因饵料不足使之稚鲍提前进入幼鲍保苗期造成成活率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稚鲍饲饵方法,该方法包括分批次准备饵料,稚鲍在第一批次上进食一定时间后通过第一批次饵料载体板与第二批次饵料载体板的结合实现稚鲍自行转移。本发明所提供的稚鲍饲饵方法,稚鲍成长期饵料获取充足,成活率高,个体发育健康,为后续鲍幼苗保苗期、鲍生长过渡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稚鲍饲饵 方法 | ||
【主权项】:
稚鲍饲饵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准备两个批次的饵料载体板间隔25‑30天依次接种单胞藻藻种,各培育20‑30天;(2)、将第一批次培育好的饵料载体板放入培育池内,向培育池内投放鲍面盘后期幼虫,3‑4天后鲍面盘后期幼虫发育成稚鲍,稚鲍附着在饵料载体板上以单胞藻为食;(3)、培育池内的稚鲍在第一批次的饵料载体板上培育20‑25天后,进行饵料嫁接;该饵料嫁接过程为,将第二批次的饵料载体板与第一批次的饵料载体板相互交错叠放采用绳索捆紧,经过48‑60小时后,稚鲍自行转移到第二批次的饵料载体板上;(4)、将稚鲍转移以后的第一批次饵料载体板与第二批次的饵料载体板分离,将第二批次的饵料载体板放入培育池内继续进行培育至稚鲍期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5914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