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口感信息快速评定人参掺假西洋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0433.4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崔绍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口感信息快速评定人参掺假西洋参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下利用基于磷脂双分子层敏感膜味觉传感器的电子舌系统检测不同掺假比例人参西洋参味觉信息。分别以传感器响应值和味觉值作为原始信息,采用2种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掺假比例西洋参定性鉴别,根据典型味觉信息的变化规律,建立典型味觉特征与掺假比例间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选取苦味和涩味模型作为掺假预测模型,再利用该掺假预测模型快速评定人参掺假西洋参。本发明可对不同掺假比例的西洋参进行评定,给出客观,准确,量化的口感信息,指标简单易懂,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实现以味觉信息为指标对不同掺假比例西洋参定性和定量的快速评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口感 信息 快速 评定 人参 掺假 西洋参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口感信息快速评定人参掺假西洋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同年生西洋参和人参根茎,将其表面去杂,洗净,挑选表面完好无破损根茎,烘干,切片,分成总质量相同的6组,各组中,西洋参和人参的质量配比分别为100:0、80:20、60:40、40:60、20:80、0:100,粉碎,得到6种建模样品;(2)取一种建模样品,加入100℃水中,建模样品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067‑0.125(g/mL),再超声萃取30‑60分钟,自然冷却至常温,离心后取上清液,得滤液35‑45ml;重复该步骤,得到6种建模样品液;(3)用味觉传感器分别检测6种建模样品液,得到6种建模样品液的味觉传感器响应值;每个建模样品液的检测次数为3‑6次,每次检测时间为30s,待测样品液温度为20℃‑50℃;味觉传感器的敏感膜是磷脂双分子层,对应味觉值信息分别为基础味觉和回味:基础味觉包括酸味、苦味、涩味、鲜味、咸味;回味包括苦味回味、涩味回味、鲜味丰富度;味觉传感器响应值可根据Weber‑Fechner算法换算为以上8种味觉值信息;(4)分别以味觉值的最大值和传感器响应值为原始数据,在excel中建立掺假比例与各味觉信息变化的雷达图,挑选出苦味和涩味变化曲线;在SAS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函数分析法(DFA)两种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在excel中,分别建立苦味和涩味值与掺假比例间的PLS回归模型,计算决定系数R2,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Y1=a1*X1 +b1; Y2=a2*X2+b2; 其中Y1,Y2表示预测值,X1,X2表示苦味和涩味的味觉值,a1, a2, b1, b2是常数;取2个模型预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预测值,即:Y预测=(Y1 +Y2)/2;(5)将一待测人参掺假西洋参样品按照步骤2制备待测液,再按照步骤3采用电子舌系统测苦味和涩味的传感器响应值,转化为味觉值后,将所得验证集的苦味和涩味值分别带入步骤4所得苦味和涩味值与掺假比例间的PLS回归模型,计算得预测值,取两者平均值Y预测=( Y1 +Y2)/2,从而实现快速评定人参掺假西洋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04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