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洗扫车污水净化回用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652.0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再兴;马飞岩;李贵霞;刘秀江;李伟;刘艳芳;陈晓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朱江岭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洗扫车污水净化回用一体化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混凝沉淀池进水管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供水回用。本发明用于洗扫车污水处理,其出水可直接回用于路面洗扫和多功能洗扫车底泥冲洗,提高了污水的回用效率,可节约50%新鲜水用量,减少了污水及杂物向市政管网排放,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洗扫车 污水 净化 一体化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多功能洗扫车污水净化回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14)、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13)供水回用;所述格栅沉砂池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1)、格栅(18)、砂水分离器(19)、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所述砂水分离器(19)以斜面方式设置于格栅沉砂池(1)中,其一端位于格栅沉砂池(1)的右池边的上端部,另一端接格栅沉砂池(1)的池底,在池底部还设有一个斜立的挡板,所述砂水分离器(19)的长度方向与格栅沉砂池(1)的前池边或后池边平行,所述格栅(18)安装与砂水分离器(19)的上方上,所述,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位于格栅沉砂池(1)和初沉池系统的初沉池(2)两池交界处的中上部,并与两池相通,所述格栅为机械格栅;所述砂水分离器(19)包括泥砂刮送装置及泥砂分离装置,所述泥砂刮送装置采用螺旋泵,所述泥砂分离装置采用离心式砂水分离装置;所述初沉池系统包括初沉池(2)、初沉池出水管(14)、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初沉池出水管(14)设在初沉池前侧池墙的中部左侧端,所述初沉池2采用平流沉砂池,初沉池2内设有泥斗和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泥斗斜置,泥斗倾角为45度,泥斗的斜下端在初沉池(2)池底的前方侧下角连接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清水池系统包括清水池(3)、消毒混合池(5)、清水池出水管(13);所述清水池(3)内设有两个交错平行的隔板,距混凝沉淀池系统中混凝沉淀池(4)相近的左侧的挡板与混凝沉淀池(4)的池墙之间还设有一个隔板,构成消毒混合池(5),在距清水池(3)右侧墙的下端前边设有清水池出水管(13);所述混凝沉淀池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4)、涡流反应器(6)、导流筒(7)、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涡流反应器支架(10)、混凝 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导流筒(7)位于混凝沉淀池(4)内部的上部中心位置,所述导流筒(7)由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焊接安装于混凝沉淀池池壁上,其中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均垂直导流筒(7)并水平四个方向布置四根;所述涡流式反应器(6)套装于导流筒(7)内,并由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焊接安装于导流筒(7)上,所述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均垂直导流筒(7)并四个方向水平布置四根;所述混凝沉淀池(4)的上部右侧外设有向下弯的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的下端口接入清水池(3)内;所述涡流反应器支架(10)包括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所述导流筒(7)固定在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上,所述混凝沉淀池内,导流筒上支架(111)的上部还设有阶梯型的溢流堰(17),所述溢流堰(17)的右侧部与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相邻;所述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左侧中部,并与涡流反应器(6)的下部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下部前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165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