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模型碳纤维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0125.8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林江 |
主分类号: | D01F9/145 | 分类号: | D01F9/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044 浙江省绍兴市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模型碳纤维制备工艺,它是在惰性气氛下在基质沥青中以基质沥青重量为基准加入5%的3,4,9,10-苝四甲酸二酐、5%的2,6-萘二甲酸和5%的烷基苯基聚硅氧烷,控制温度在350~430℃进行热处理,制得中间相沥青;将中间相沥青经过纺丝工艺得到沥青丝;在惰性气氛下将得到的沥青丝在氧化介质中,控制温度为340℃进行热处理30分钟得到中介相沥青纤维;最后,中介相沥青纤维在惰性气氛下先在1100℃下进行碳化处理45分钟,然后在2400℃下进行石墨化处理15分钟得到高强高模型碳纤维。本发明工艺制备的碳纤维符合高强高模型碳纤维标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模型 碳纤维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高强高模型碳纤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氛下在基质沥青中以基质沥青重量为基准加入5%的3,4,9,10‑苝四甲酸二酐、5%的2,6‑萘二甲酸和5%的烷基苯基聚硅氧烷,控制温度在350~430℃进行热处理,制得中间相沥青;(2):将中间相沥青经过纺丝工艺得到沥青丝;(3):在惰性气氛下将得到的沥青丝在氧化介质中,控制温度为340℃进行热处理30分钟得到中介相沥青纤维;(4):最后,中介相沥青纤维在惰性气氛下先在1100℃下进行碳化处理45分钟,然后在2400℃下进行石墨化处理15分钟得到所述的高强高模型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林江,未经杨林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01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