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aptor码的多媒体数据非均等差错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9535.0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利;骆政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aptor码的多媒体数据非均等差错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基本型非均等差错保护和增强型非均等差错保护两种应用模式,通过失真影响评估、排序与分类、Raptor编码与发送等步骤实现多媒体数据包的非均等差错保护。本发明的方法充分利用了Raptor码在分组长度较长时的良好特性。另外,由于使用的是标准Raptor码,本发明的方法更加易于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aptor 多媒体 数据 均等 差错 保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Raptor码的多媒体数据非均等差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型非均等差错保护和增强型非均等差错保护两种应用模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评估当前组多媒体数据包的失真影响;第二步,按照失真影响下降的顺序对多媒体数据包进行排序,并依次把数据包分为若干类:1)如果采用的是基本型非均等差错保护,则把数据包依次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两类数据包;2)如果采用的是增强型非均等差错保护,则把数据包依次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三类数据包;第三步,Raptor编码与发送数据包:1)如果采用的是基本型非均等差错保护,则只对第一类数据包进行Raptor编码,并将得到的Raptor编码包与第二类数据包发送出去;2)如果采用的是增强型非均等差错保护,则只对第一类数据包进行Raptor编码,并将得到的Raptor编码包与第二类数据包发送出去;第三类数据包既不参与Raptor编码,也不被发送,节省出的资源可以用于增加第一类数据包的Raptor编码包的数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95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救生专用管路保护装置
- 下一篇:储水速热即热式电热水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