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牙鲆与其近缘外来物种种质间的PCR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6976.2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双;李军;肖志忠;马道远;徐世宏;刘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物种鉴定的定性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褐牙鲆与其近缘外来物种种质间的PCR鉴定方法。利用F、R1、R2三条特异性标记的引物对褐牙鲆和其近缘外来种大西洋牙鲆的线粒体DNA基因进行扩增,通过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进而区分褐牙鲆与大西洋牙鲆;本发明为在形态学上无法鉴别的褐牙鲆和大西洋牙鲆早期发育时期苗种定性鉴定提供了快速、经济、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为褐牙鲆苗种增殖放流鉴定及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将加快牙鲆苗种产业的质量检测进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牙鲆 与其 近缘 外来 物种 种质 pcr 鉴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褐牙鲆与其近缘外来物种种质间的PCR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F、R1、R2三条特异性标记的引物对褐牙鲆和其近缘外来种大西洋牙鲆的线粒体DNA基因进行扩增,通过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进而区分褐牙鲆与大西洋牙鲆;上游正向引物序列为:F:5’CCCACCACTAACTCCCAAAGC3’;下游反向引物1序列为:R1:5’TTCACCGAGTGAAACCCCCAC3’;下游反向引物2序列为:R2:5’GGTCTATAGGTTTTAGTCC3’;利用F、R1、R2三条特异性标记的引物对褐牙鲆和其近缘外来种大西洋牙鲆的线粒体DNA基因进行扩增,反应结束后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差异进行种质判定;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外来种大西洋牙鲆的DNA显示为422bp和201bp的2条相应亮带,褐牙鲆的DNA则显示为422bp的1条阳性亮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4697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
- 下一篇: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以及编码装置和编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