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对卷制备大面积微纳米结构发电机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5574.2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薛晨阳;张文栋;丑修建;刘俊;熊继军;张强;李俊漾;高立波;海振银;邢燕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1/22 | 分类号: | H01L41/22;H01L41/37;H01L41/33;H01L41/333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卷对卷制备大面积微纳米结构发电机薄膜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制备微纳米结构发电机薄膜的方法存在工艺复杂、产品面积受尺寸限制等问题。该方法首先将碳纳米管和压电颗粒按比例混入到液态PDMS制成可塑性聚合物,然后将可塑性聚合物放置于压印装置内并依次通过初步成型、压印、固化定型步骤在可塑性聚合物上压印得到微纳凹凸结构,最后对可塑性聚合物溅射电极即制备得到了微纳米结构发电机薄膜。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重复性好,可实现快速、批量制作出大面积、厚度和成分均匀的柔性薄膜材料。本发明为实现微能源的集成化、规模化、商业化,对于新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重复利用奠定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大面积 纳米 结构 发电机 薄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卷对卷制备大面积微纳米结构发电机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装置的准备:制备装置包括传送皮带(1),传送皮带(1)的下方依次安装有第一加热器(2)、支撑辊(3)和第二加热器(4),传送皮带(1)上方正对支撑辊(3)的位置安装有压印辊(5),压印辊(5)表面设有规则的微纳凹凸结构(9);2)可塑性聚合物的准备:取碳纳米管和压电颗粒按质量比为1:10~1:14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颗粒放入酒精中超声处理15~20min、再放入干燥箱内干燥1.5~2.0h,接着将干燥后的混合颗粒添加到液态PDMS中搅拌均匀并抽真空去除气泡,混合颗粒和液态PDMS按质量比为1:6~1:8混合,最后即得到可塑性聚合物(6);3)可塑性聚合物压印薄膜的制备:首先,将步骤2)中得到的可塑性聚合物(6)涂置于平面基板(7)上,将平面基板(7)放置于第一加热器(2)上方的传送皮带(1)上,第一加热器(2)对平面基板(7)上的可塑性聚合物(6)进行初步成型,第一加热器(2)的加热温度为60~65℃、初步成型时间为50~60min;然后,令平面基板(7)通过压印辊(5),平面基板(7)上初步成型的可塑性聚合物(6)被压印辊(5)压印上规则的微纳凹凸结构(9);接着,将平面基板(7)通过传送皮带(1)传送到第二加热器(4)上方,第二加热器(4)对平面基板(7)上压印有微纳凹凸结构(9)的可塑性聚合物(6)进行固化定型,第二加热器(4)的加热温度为75~80℃、固化定型时间为35~45min;最后,脱掉平面基板(7)后便得到了可塑性聚合物压印薄膜;4)给可塑性聚合物压印薄膜加电极:在可塑性聚合物压印薄膜没有压印上微纳凹凸结构(9)的一面进行表面溅射,溅射一层导电金属作为电极(8),最后即得到了所述的大面积微纳米结构发电机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3557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