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8201.4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8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程寅;刘文清;桂华侨;刘建国;陆亦怀;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53 | 分类号: | G01N21/53;G01W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漫散射板和不同透过率衰减片的组合,定量模拟出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在全量程上的多个标准测量点,并通过修正公式对仪器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实现仪器的标定。该方法应用在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批量生产、长期使用后的标定、校准上,可以准确、简便、快速的修正仪器系数,提高仪器的准确性、一致性,解决了仪器在无法在室内进行快速、准确标定的难题。标定后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与标准仪器进行了实验比对,在能见度10公里以内测量误差小于10%,10公里以上测量误差小于20%,符合中国气象局颁发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功能规格需求书》中的准确性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射 能见度 标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1)首先把漫散射板固定在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中间漫散射板固定支架上,保证漫散射板在该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发射端、接收端的光路交汇处;(2)对漫散射板进行能见度测量,记录能见度测量数据V0;(3)把透过率为50%的第一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该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50%透过第一衰减片进入接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1;(4)取下第一衰减片,把透过率为10%的第二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10%透过第二衰减片进入接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2;(5)取下第二衰减片,把透过率为1%的第三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1%透过第三衰减片进入接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3;(6)取下第三衰减片,把透过率为0.1%的第四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0.1%透过第四衰减片进入接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4;以上步骤通过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测量了该漫散射板和四个衰减片对应的能见度值V0、V1、V2、V3、V4,用该漫散射板和四个衰减片对同种型号待标定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进行标定,步骤如下:(7)把漫散射板固定在待标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中间漫散射板固定支架上,保证漫散射板在待标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发射端、接收端的光路交汇处;(8)对漫散射板进行能见度测量,记录测量数据V0′;(9)把透过率为50%的第一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待标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50%透过第一衰减片进入接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1′;(10)取下第一衰减片,把透过率为10%的第二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待标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10%透过第二衰减片进入接 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2′;(11)取下第二衰减片,把透过率为1%的第三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待标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1%透过第三衰减片进入接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3′;(12)取下第三衰减片,把透过率为0.1%的第四衰减片通过衰减片固定支架固定在待标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接收端前方,使经过漫散射板的散射光仅0.1%透过第四衰减片进入接收端,测量并记录能见度数据V4′;(13)通过以上数据,计算该待标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修正系数和相关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1820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