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4704.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宜平;王阳明;黄静华;杨海杰;杨海平;胡圣伟;杨洁;陈海峰;郝鲁波;刘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B7/07;E03B11/10;E03F3/02;E04H3/00;F24F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系统,包括建筑、结构、风、水、电子系统,其中人防通风子系统由风井、将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与风井连通的通风通道、以及设置在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中的车站环控设备组成,所述通风通道由清洁式进风道、清洁式排风道、隔绝式进风道和隔绝式排风道组成,并且清洁式进风道和清洁式排风道中均设有一段清洁式风道防护段,隔绝式进风道和隔绝式排风道中均设有一段隔绝式风道防护段,所述清洁式进风道、清洁式排风道、隔绝式进风道和隔绝式排风道与车站环控设备连通,车站环控设备由清洁式进风装置、隔绝式进风装置、清洁式出风装置和隔绝式出风装置组成。本系统在战时具有保障人员安全交通、转移和物资运输的功能,通风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轨道交通 工程 人民 防空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系统,包括有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将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与地上连通的进出口通道(2)、将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与其它线路的地下车站主体结构连通的换乘通道(3)、以及人防通风子系统和人防给排水子系统,所述进出口通道(2)中设有通道防护段(36)或封堵门(40),所述换乘通道(3)中设有通道防护段(36),所述人防通风子系统由风井(15)、将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与风井连通的通风通道、以及设置在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中的车站环控设备(1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由清洁式进风道(4)、清洁式排风道(5)、隔绝式进风道(6)和隔绝式排风道(7)组成,并且清洁式进风道(4)和清洁式排风道(5)中均设有一段清洁式风道防护段(8),隔绝式进风道(6)和隔绝式排风道(7)中均设有一段隔绝式风道防护段(12);所述清洁式进风道(4)、清洁式排风道(5)、隔绝式进风道(6)和隔绝式排风道(7)与车站环控设备(17)连通,车站环控设备(17)由清洁式进风装置、隔绝式进风装置、清洁式出风装置和隔绝式出风装置组成;所述清洁式进风装置包括混风室A(18)、将清洁式进风道(4)与混风室A(18)连通的进风管路A(20)、以及将混风室A(18)与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的内部连通的新风送风管路A(22),所述进风管路A(20)上设有消声器,并且进风管路A(20)通过两条支路与混风室A(18)连通,其中一条支路上设有人防加压风机和对开多叶阀,另一条支路上光设有对开多叶阀,所述新风送风管路A(22)上设有对开多叶阀、组合式空调器和防火阀;所述隔绝式进风装置包括混风室B(19)、将隔绝式进风道(6)与混风室B(19)连通的进风管路B(21)、以及将混风室B(19)与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的内部连通的新风送风管路B(23),所述进风管路B(21)上设有消声器,并且进风管路B(21)通过两条支路与混风室B(19)连通,其中一条支路上设有人防加压风机和对开多叶阀,另一条支路上光设有对开多叶阀,所述新风送风管路B(23)上设有对开多叶阀、组合式空调器和防火阀;所述清洁式出风装置包括与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的内部连通的回风管路A(29)、将回风管路A(29)与清洁式排风道(5)连通的出风管路A(30)、以及将回风管路A(29)与混风室A(18)连通的回路A(33),所述回风管路A(29)上设有防火阀、消声器、人防加压风机和对开多叶阀,所述出风管路A(30)上设有消声器,所述回路A(33)上设有对开多叶阀;所述隔绝式出风装置包括与地下车站主体结构(1)的内部连通的回风管路B(31)、将回风管路B(31)与隔绝式排风道(7)连通的出风管路B(32)、以及将回风管路B(31)与混风室B(19)连通的回路B(34),所述回风管路B(31)上设有防火阀、消声器、人防加压风机和对开多叶阀,所述出风管路B(32)上设有消声器,所述回路B(34)上设有对开多叶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0470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