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消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9992.0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春;石伟玉;马由奇;丁鹏;赵金;侯中军;明平文;刘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6 | 分类号: | H01M8/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燃料电池消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尾排空气进口管、尾排氢气进口管和排出口,壳体内包括缓释扩散腔、折流混合腔和催化室,缓释扩散腔内设扩散漏斗,扩散漏斗的小端与尾排氢气进口管相连,扩散漏斗壁上均匀布置有扩散孔,扩散漏斗大端部位设有弧形缓释挡板;折流混合腔内设折流板,催化室内设多孔催化器和冷却喷头,冷却喷头通过管路与壳体外地冷却水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体积较小,散热好,氢气浓度达到国标要求,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具有环保效能,减少氢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且降低了发生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燃料电池消氢装置,包括壳体(24)围成的空腔,壳体(24)一端设尾排空气进口管(5)和尾排氢气进口管(6),尾排氢气进口管(6)设在尾排空气进口管(5)内,另一端设排出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围成的空腔包括缓释扩散腔(9)、折流混合腔(10)和催化室(14),缓释扩散腔(9)、折流混合腔(10)和催化室(14)之间联通,缓释扩散腔(9)和折流混合腔(10)之间由隔板(20)分隔,隔板(20)安装在壳体的上部,隔板(20)的下端至壳体围成空腔高度的2/3处;所述缓释扩散腔(9)内设有扩散漏斗(7),所述尾排氢气进口管(6)和尾排空气进口管(5)与缓释扩散腔(9)相联通,尾排氢气进口管(6)在缓释扩散腔的口与扩散漏斗(7)的小端相连,扩散漏斗(7)为圆锥形,圆锥壁上均匀布置有扩散孔(18),扩散漏斗(7)大端部位设有缓释挡板(8),缓释挡板(8)是弧形挡板,弧形缓释挡板(8)的凹口朝向小端,缓释挡板(8)与圆锥壁之间有间隙;所述折流混合腔(10)内设有折流板(11),所述折流板(11)在折流混合腔(10)交错布置,其中,最下面的一块折流板(11)安装在隔板(20)的下端,其余折流板(11)交错着安装在隔板(20)和壳体(24)竖壁上,相邻的两块折流板之间距离为壳体围成空腔高度的1/8~1/3;所述催化室(14)位于最上端折流板(11)的上部,催化室(14)与壳体排出口(23)相通,催化室(14)内设有多孔催化器(13)和冷却喷头(12),所述多孔催化器(13)安装在催化室(14)的排出口(23)端,多孔催化器(13)的后端朝向排出口(23),所述冷却喷头(12)固定在壳体壁上,位于多孔催化器(13)前端,冷却喷头(12)通过管路与壳体外的冷却水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9999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轮的挤压成形工艺
- 下一篇:安瓿瓶用配药方法及配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