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内置涵道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3630.0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衍涛;邓景辉;周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C27/5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机翼内置涵道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涉及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机翼内置涵道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技术领域;通过在机翼上设置升力涵道;在升力涵道内壁靠近机翼的上下壁板处设置内仓用以内置涵道盖,该涵道盖可实现升力涵道的开启和关闭;机身的尾部上设有导流槽,其两侧设置两个支撑件并通过倾转控制机构将设置在机身尾部的倾转推力涵道与机身相连;该倾转推力涵道由同轴的可倾转涵道壁以及共轴推力双旋翼构成;机体内设置发动机并通过减速器将动力分别传输至升力涵道和倾转推力涵道;所述飞行器实现了在不使整体增重太大的条件下,增大了全机重心沿机身轴线方向的可调节范围,避免了旋翼裸露,提高了飞行器的推进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内置 垂直 起降 飞行器 | ||
【主权项】:
一种机翼内置涵道的垂直起降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1)和机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上以机身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各开一个上下带有圆形导角的圆柱形通孔(3)构成涵道壁,在所述圆柱形通孔(3)内的中部设置旋翼(4),所述旋翼(4)通过传动轴(16)与减速器(15)相连,涵道壁和旋翼(4)共同构成升力涵道;在所述圆柱形通孔(3)内壁靠近机翼(2)的上下壁板处向机身轴线方向分别设置内仓(7)用以内置涵道盖(6),所述涵道盖(6)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分别与机翼(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共形并通过滑道滑出完全封盖通孔(3)的上下端口,或者滑入完全敞开通孔(3)的上下端口;机身(1)的尾端上部轴线上设有导流槽(8),所述导流槽(8)的两侧对称地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支撑件(9),所述支撑件(9)的尾部通过倾转控制机构(13)将设置在机身(1)尾部的倾转推力涵道(11)与机身(1)相连;所述倾转推力涵道(11)由同轴的可倾转涵道壁以及共轴推力双旋翼(12)组成,通过倾转控制机构(13)调节倾转推力涵道(11)的轴线与机身(1)轴线的夹角;机身(1)前部上方机体(1)内设置发动机(14),所述发动机(14)通过减速器(15)将动力分别通过前传动轴(16)传输至升力涵道、通过后传动轴(17)传输至倾转推力涵道(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936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减摇装置
- 下一篇:航母舰载机卷扬拖动加速起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