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晶瓷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8632.1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生;林侨山;杨史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俊生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C04B3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晶瓷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将钾长石等煅烧、冷却、研磨、过目筛;将方镁石等煅烧、冷却、研磨、过筛;将高岭土等分别煅烧煅烧、冷却、研磨、过目筛;取瓷泥原料研磨再静置,制成瓷泥;取瓷釉原料研磨再静置制成瓷釉;将瓷泥成型,干燥,素烧,冷却得到素烧产品;采用瓷釉给素烧产品进行施釉,然后置于窑炉中进行烧成。本发明制成的活晶瓷产品不仅天然、无毒无害、无味、节能和环保的,它能把日常的饮用水变成小分子团水(俗称“活水”),小分子团水能进入人体的细胞水渠道,从而提高水对人体的生理功效和健康功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晶瓷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活晶瓷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步骤A:分别将钾长石、钠长石、冰晶石、尖晶石、莫来石、堇青石在940‑960℃下煅烧5.5‑6.5h,并冷却至常温后研磨,过90‑120目筛,备用;分别将方镁石、方解石、萤石、石英石、麦饭石、电气石在840‑860℃下煅烧5.5‑6.5h,并冷却至常温后研磨,过90‑120目筛,备用;分别将高岭土、膨润土、粘土分别在590‑610℃下煅烧5.5‑6.5h,并冷却至常温后研磨,过90‑120目筛,备用;步骤B:按重量计,取高岭土21‑23%,粘土21‑23%,石英石11‑13%,钠长石7‑9%,骨粉4‑6%,莫来石4‑4.5%,堇青石3‑3.5%,电气石3‑3.5%,麦饭石3‑3.5%,尖晶石3‑3.5%,硼砂2.8‑3.2%,稀土元素4.8‑5.2%,膨润土5‑7%作为瓷泥原料,投进球磨机,加瓷泥原料总重量的80‑100%的水,进行研磨24‑28h,再静置36小时,除去水中漂浮物,再采用磁铁除杂,然后除水压泥、练泥至泥料含水重量百分比为19‑25%,制成瓷泥;步骤C:按重量计,取高岭土2‑2.5%,膨润土9‑11%,钾长石36‑40%,方解石3.5‑4.5%,氧化锌10‑12%,碳酸钡2‑3%,三氧化钛0.2‑1.4%,石英石4.5‑5.5%,冰晶石2.5‑3.5%,碳酸锂2.5‑3.5%,萤石2.5‑3.5%,稀土元素4.8‑5.2%,方镁石2.8‑3.2%,电气石4.8‑5.2%,麦饭石4.8‑5.2%作为瓷釉原料,投进球磨机,加瓷釉原料总重量的80‑100%的水,进行研磨24‑28h,再静置36小时,除去水中漂浮物,再采用磁铁除杂, 然后除水压泥、练泥至泥料含水重量百分比为19‑25%,制成瓷釉;步骤D:将所述瓷泥按传统陶瓷生产方法进行成型,干燥,再在880‑920℃下素烧3.5‑4.5h,并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素烧产品;步骤E:按传统陶瓷生产方法,采用所述瓷釉给所述素烧产品进行施釉,然后置于窑炉中进行烧成;所述烧成的方法为:先控制窑炉内为还原气氛,并在3‑4h内使窑炉内的温度升温至850‑900℃,再于5‑6h升温至1215‑1225℃;再控制窑炉内为氧化气氛,并使窑炉的温度在1215‑1225℃下保持2h;再控制窑炉为中性气氛,在3min内将窑炉温度降温至1160‑1170℃;再在100‑120min内以每小时50‑65℃的速度将窑炉温度升温至1280‑1300℃,并于保持25‑35min,后出炉,再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产品;所述瓷泥原料和所述瓷釉原料中涉及到与所述步骤A相同的原料均采用经过所述步骤A处理的原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俊生,未经林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9863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