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巷道软弱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735.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军;孟庆彬;宗义江;李云;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支护系统包括若干锚杆,所述部分锚杆在巷道顶板以等长(2000mm-2500mm)、等间距(600mm-800mm)、垂直岩面方式布置,形成锚固组合梁结构,另一部分锚杆在巷道顶板以不等长(3000mm-5000mm)、等间距(600mm-800mm)、变倾角(15°-45°)方式布置,形成锚固组合拱结构,且巷道顶板开挖形成的冒落拱结构、组合梁结构与组合拱结构相互耦合。该矩形断面巷道软弱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支护成本较低,针对矩形断面巷道软弱顶板支护效果良好,总体来说是一种简便、经济、可行、可靠、适应性广的巷道支护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软弱 顶板 锚固 组合 结构 支护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巷道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锚杆,所述部分锚杆在巷道顶板以等长(2000mm‑2500mm)、等间距(600mm‑800mm)、垂直岩面方式布置,形成锚固组合梁结构,另一部分锚杆在巷道顶板以不等长(3000mm‑5000mm)、等间距(600mm‑800mm)、变倾角(15°‑45°)方式布置,形成锚固组合拱结构,且巷道顶板开挖形成的冒落拱结构、组合梁结构与组合拱结构相互耦合,即形成三者在强度、刚度和结构上的耦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897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