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滴下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4015.5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丹娜;洒荣园;姜华磊;高胜;黄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0 | 分类号: | G09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下落控制装置,它包括双层坩埚,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底部开有小孔的双层坩埚,上端采用法兰密封和波纹管密封相结合的形式,防止液态物质被氧化。调节杆连接坩埚底部小孔和驱动电机的从动轮,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运动,实现螺杆升降组件的提升,通过控制调节杆的提升距离和频率来实现控制下落液滴的大小和频率。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主要通过采用双层坩埚结构来解决液态物质在高温下的盛放,与此同时,通过电机控制液滴下落的频率和大小,克服倾倒式一次只能实现一滴下落的缺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下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液滴下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由内层坩埚(2)和外层坩埚(3)构成的双层坩埚、加热炉(4)、保温层(5)、充放气口(6)、调节杆(7)、波纹管(8)、导向杆(9)、从动轮(10)、主动轮(11)、坩埚底部小孔(12)、坩埚上法兰(13)和固定杆(14);内层坩埚(2)外壁紧贴(3)内壁,坩埚上法兰(13)上开有充放氩气口(6);加热炉(4)紧靠外层坩埚(3)外壁,为坩埚内液态物质提供加热作用;在外热炉(4)的外层包上保温层(5),为坩埚提供保温作用;调节杆(7)通过锥形塞和坩埚底部小孔(12)相连;主动轮(11)连接坩埚上法兰(13)和导向杆(9),控制充放气口(6)的方向;波纹管(8)连接坩埚上法兰(13)和固定杆(14),导向杆(9)穿过固定杆(14),连接坩埚上法兰(13)和从动轮(10),固定杆(14)固定导向杆(9)和调节杆(7)的左右方向,使调节杆(7)不致于左右移动,只能上下移动;从动轮(10)连接导向杆(9)和主动轮(11),主动轮(11)和驱动电机(1)连接;固体或液体放入内层坩埚(2)内,通过充放气口(6)往内层坩埚(2)中充入氩气,内层坩埚(2)的上法兰(13)采用法兰密封和波纹管(8)相结合的密封形式,防止液体和坩埚被氧化,通过加热炉(4)加热至预设温度形成液体;所述调节杆(7)底部呈圆锥形,旋转调节杆(7)使得底部圆锥与坩埚底部小孔(12)之间产生间隙,通过(1)控制调节杆(7)的提升量,同时控制调节杆(7)上升的高度以及频率,导向杆(9)起着控制调节杆(7)的方向,保证调节杆(7)水平方向移动距离小,使得液体从小孔流出并形成液滴,同时驱动电机控制调节杆的开启频率实现液滴连续下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340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