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土场综合治水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5355.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敏;汪斌;段为平;朱君星;汪良峰;周玉新;曾学敏;邱宇;曹作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B11/00;E02D31/0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土场综合治水技术,在排土场(1)上方的山坡上选择适宜的位置修建截洪沟,在排土场(1)的每个平台上铺设一定厚度的黏土,经过排土车辆的反复压实自然形成防渗层(4),排土场(1)的平台修成2%~3%的反坡,在排土场(1)上一平台坡脚修建排水沟(5);在排土场(1)底部使用大粒径废石作为泄流体(7);在排土场(1)平台外侧修建挡洪墙(6),将水导向平台里侧的排水沟(5),挡洪墙(6)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均可。本发明采取截、防、排、疏多管齐下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排土场的水害,防止排土场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适用于各类排土场的综合治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土场 综合 治水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排土场综合治水技术,在排土场(1)上方的山坡(3)上选择适宜的位置修建截洪沟(2)并定期对其进行修缮维护,截洪沟(2)的布置原则是在结合现场实际地形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覆盖汇水面积,截洪沟(2)的尺寸必须结合汇水面积和所在地区的水文资料经计算复核排洪能力后确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1)在排土场(1)的每个平台上铺设一定厚度的黏土,经过排土车辆的反复压实自然形成防渗层(4),所述的防渗层(4)的厚度为20—40cm;2)排土场(1)的平台修成2% ~3%的反坡,在排土场(1)上一平台坡脚修建排水沟(5);3)在排土场(1)底部使用大粒径废石作为泄流体(7),针对排土场地区常年流量、汛期流量、百年一遇流量,从泄流体渗流形式、空隙尺度、渗流速度、黏滞系数、雷诺数、水力坡度、出入口处泄水面积、逸出点流速综合考虑,经分析计算,确定底部大块废石泄流体的泄流能力,根据泄流能力确定底部泄流体的厚度;所述的废石最大粒径≤300mm, 以重量计:粒径大于150mm的废石含量≥80%,粒径小于20mm颗粒含量≤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2535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钢铁材料中混合稀土固溶度的方法
- 下一篇:高速龙卷式回旋离心管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