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循环钻井系统可承扭的卡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0690.8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芳;肖建秋;胡志坚;王爱国;邵强;齐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连续循环钻井系统可承扭的卡瓦装置,应用于石油钻井井口。主要由一个动力卡瓦、一个转盘补心、一对承扭连接板和四个承扭销组成。其中动力卡瓦安装在转盘补心内,动力卡瓦外锥面与转盘补心内锥面相接触;动力卡瓦壳体上翼板位于承载梁的上部,一对承扭连接板位于转盘补心的上面动力卡瓦的翼板的下面,并通过四个承扭销与转盘补心相连,承扭连接板上的U型槽跨骑在主机底座的横梁上。能够在接单根期间,利用该装置能够夹持钻柱,承受钻柱重量,利用承载梁将钻井液上顶力转化为动力卡瓦对钻柱的夹持力,消除钻井液上顶力对夹持能力的不利影响并提供上卸扣所需的反扭矩。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循环 钻井 系统 可承扭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连续循环钻井系统可承扭的卡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个动力卡瓦(1)、一个转盘补心(2)、一对承扭连接板(3)和四个承扭销(4)组成;其中:动力卡瓦(1)安装在转盘补心(2)内,动力卡瓦(1)下端的外锥面与转盘补心(2)上端的内锥面相接触;一对承扭连接板(3)位于转盘补心(2)的上面动力卡瓦(1)的翼板(20)的下面,并通过四个承扭销(4)与转盘补心(2)相连;所述的动力卡瓦(1),由一组气缸(29)、一组牙板(30)、杠杆机构(32)和壳体(31)组成;牙板(30)为楔形结构,外侧面为圆弧面,内侧面有卡瓦牙;壳体(31)内为圆锥面,外部上方为方形,顶部具有左右两个翼板(20);气缸(29)的活塞杆通过杠杆机构(32)与牙板(30)相连;牙板(30)圆弧面与壳体(31)内锥面相接触;气缸(29)置于壳体(31)内;所述的转盘补心(2),内部为上下两段锥面结构,外部上端为方形结构,下端为阶梯圆柱面结构,上表面有四个均布的垂直于上表面的圆柱孔;所述的承扭连接板(3)是一个带有弯曲结构的板,弯曲端为U型槽(21)结构,另一端为内圆弧形结构,靠近圆弧边缘有二个对称的扁方槽(22),安装时,扁方槽(22)卡住承扭销(4)的上部方柱体;承扭销(4)为柱体,分为上下二部分,上部方柱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下部圆柱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下部圆柱体在转盘补心(2)的销孔内,上部方柱体在承扭连接板(3)的扁方槽(22)内;承扭连接板(3)和转盘补心(2)通过承扭销(4)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206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冷却功能的外径加工固定刀座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锻造的平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