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眼球调节演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3216.4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顺华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眼球调节演示仪,包括底座(1)、支架(2)和眼球模型(3),眼球模型(3)由壳体(31)、角膜模型(32)、虹膜模型(33)、睫状体模型(34)、悬韧带模型(35)、晶状体模型(36)、玻璃体模型(37)、视神经模型(39)和一个与壳体(31)上下轴平行的“C”型固定架(38)构成。新型眼球调节演示仪的睫状体内设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伸缩可以演示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晶状体模型为一个充气气球,因此通过悬韧带模型的牵拉可以演示晶状体凸度的变化,并且本演示仪设有两根调节弹簧和两根演示绳,通过演示绳的牵拉可以动态演示睫状体、悬韧带和晶状体三者之间的调节关系,演示过程操作简便,演示效果形象直观。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眼球 调节 演示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眼球调节演示仪,包括底座(1)、支架(2)和眼球模型(3),其特征在于:眼球模型(3)的主体为一个空心的椭球形壳体(31),壳体(31)的前后径大于上下径,壳体(31)的前部设有一个圆形窗口,窗口上镶嵌角膜模型(32),角膜模型(32)为一块透明橡胶膜,壳体(31)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半部分,两部分活动连接在一起,壳体(31)内设有虹膜模型(33)、睫状体模型(34)、悬韧带模型(35)、晶状体模型(36)、玻璃体模型(37)、视神经模型(39)和一个与壳体(31)上下轴平行的“C”型固定架(38),固定架(38)的缺口正对眼球模型(3)的圆形窗口,固定架(38)的缺口处设有虹膜模型(33),固定架(38)的两个游离端分别与壳体(31)固定在一起,睫状体模型(34)串接在“C”型固定架(38)缺口的上下两端,睫状体模型(34)为一根外表面套有橡胶膜的弹簧,悬韧带模型(35)为一根丝线,其一端连结在睫状体模型(34)的两端,另一端与晶状体模型(36)连接,晶状体模型(36)为一个位于虹膜模型(33)正后方的充气气球,玻璃体模型(37)位于晶状体模型(36)的正后方,在两个睫状体模型(34)后方的固定架(38)上各串接一根调节弹簧(4),调节弹簧(4)的前端顶在睫状体模型(34)的后端,调节弹簧(4)的后端固定在“C”型固定架(38)的后端,调节弹簧(4)的前端系有一根演示绳(5),演示绳(5)经调节弹簧内从壳体(31)后端的视神经模型(39)处汇合并穿出,视神经模型(39)为一束从壳体后下端穿出的线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顺华,未经李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032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