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对含金属离子酸性废液进行扩散渗析和电渗析集成处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780.8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5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铜文;张旭;李传润;王晓林;汪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9;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含金属离子酸性废液进行扩散渗析和电渗析集成处理的装置,特征是其中扩散渗析装置采用板框式扩散渗析装置或螺旋卷式扩散渗析装置,采用一个缓冲罐将扩散渗析装置和电渗析装置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进行含金属离子酸性废液处理的集成装置。利用电渗析装置的浓缩淡化能力淡化扩散渗析过程的渗析液,再将淡化的渗析液作为扩散渗析过程的接受液,使扩散渗析装置接受液一侧的溶液得到了循环使用,大大减少了扩散渗析过程中水的消耗量;同时可以延长电渗析过程的操作时间,使回收获得的酸浓度能够达到直接使用的要求,免去了在连续扩散渗析操作后的回收酸中加入新鲜的酸液,使回收获得的酸得到充分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 离子 酸性 废液 进行 扩散 渗析 电渗析 集成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对含金属离子酸性废液进行扩散渗析和电渗析集成处理的装置,由扩散渗析装置与电渗析装置按如下方式组合而成:所述扩散渗析装置采用在两根并排的中心管(35A和35B)之间夹入一张离子交换膜和该膜两侧的流道隔网,相互紧贴着围绕中心管(35A和35B)按同一方向一起卷制而成,边卷边在离子交换膜及流道隔网的轴向边缘涂上粘合剂粘合密封,至离子交换膜末端处在圆筒体外缘上形成两个径向对称的切线方向流道开口,分别粘接固定侧流管(36和37),并在轴向边缘粘合密封成圆筒体,再以塑料薄膜将包括侧流管在内的整个圆筒体绕紧密封固定,形成膜芯,将膜芯装入圆筒形外壳内,两端头用粘合剂浇铸固定,构成从两根中心管(35A和35B)分别经离子交换膜、两侧流道隔网到两根侧流管(36和37)的两个流道,连接两对进出口接管的螺旋卷式扩散渗析装置(1),将该装置两个流道中的一个流道的进口为中心管(35B)的接口(28)以硅橡胶管连接到酸性废液罐(4)内部,该流道的出口为侧流管(37)的接口(31)通过硅橡胶管并经渗余液蠕动泵(3)连接到渗余液罐(5)内部,作为酸性废液流道;所述电渗析装置(2)由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交替叠压后加上流道隔网和密封垫组成的膜堆(34)以及阴电极(19)和阳电极(18),通过前夹紧板(32)、后夹紧板(33)固定构成,其阳极室进口(20)、阳极室出口(22),阴极室进口(24)、阴极室出口(27)和浓缩室进口(25)、浓缩室出口(23)分别通过乳胶管连接到对应的阳极室罐(6)、阴极室罐(8)和浓缩室罐(7)的内部,该三个罐体内置有分别与相应的阳极室罐(6)、阴极室罐(8)和浓缩室罐(7)中的进口乳胶管相连的阳极潜水泵(12)、阴极潜水泵(14)和浓缩潜水泵(13),形成阳极室、阴极室和浓缩室三个各自独立的循环回路,将该电渗析装置(2)的阴电极(19)和阳电极(18)分别通过导线与配套直流电源的正极(16)和负极(1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将螺旋卷式扩散渗析装置(1)的另一个流道的进口‑‑侧流管(36)的接口(29)通过硅橡胶管连接到缓冲罐(9)内部,该流道的出口‑‑中心管(35A)的接口(30)通过硅橡胶管并经接受液蠕动泵(11)连接到缓冲罐(9)内部,该流道作为接受液流道;将所述电渗析装置(2)中的淡化室进口(21)和出口(26)通过乳胶管连接到缓冲罐(9)的内部,并在缓冲罐(9)中安置缓冲潜水泵(15)与电渗析装置(2)淡化室的进口乳胶管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0237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