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476.5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水稻种植季节,经常浅水薄灌,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水位,在晴天经常排干或自然晒干田间积水晒田,减少有机物或有机肥的施用量,种植作物,可以大大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甲烷的形成和排放,促进农田土壤固碳,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温室 气体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a.在水稻秧苗移栽田间后10‑20天内,浅层薄灌2‑4cm水层;b.在秧苗移栽成活后的21‑50天,灌2‑10cm水层,期间至少晒田1次:让稻田水分自然蒸发耗散,曝晒稻田,至土壤表面湿润但无积水,然后再灌水;c.在水稻植株生长51‑120天过程中,田间施用双氰胺10‑600克/亩,经常沥干田间水分晒田,至少晒田4次,每次让稻田水分自然沥干,并在太阳下曝晒至稻田表面无积水,再恢复灌水时,也应浅层薄灌,保持水层在2‑4cm;d.在水稻植株生长121天后直至收获前,每周要烤田1次:让稻田水分自然沥干,充分曝晒干燥,每次持续3‑5天;在灌浆后期,持续烤田曝晒,保持土壤成完全干燥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844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