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272.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富民;董伟;付名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22F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属于复合功能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方法首先在惰性气体产生的差压条件下,将混合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保温20~180min形成均一熔体,压电陶瓷在所施加的脉冲信号作用下向下运动,由传动杆将能量传递给坩埚中的熔体,微量熔体从喷头中喷射出来,形成一个长条状液滴,液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收缩成球状液滴,收缩的同时发生相分离,后冷却形成未完全凝固的相分离凝结粒子,并无容器凝固,最终形成核壳球形均一粒子。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制备核壳球形粒子的方法简便,制备周期短,形貌可控,粒径均一,真圆度高,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要求,在核壳型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有广阔的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形貌 可控 核壳型 均一 粒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惰性气体产生的差压条件下,将混合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保温20~180min形成组分均一的熔体(24),压电陶瓷(1)在所施加的脉冲信号作用下向下运动,由传动杆(6)将能量传递给坩埚(9)中的熔体(24),微量熔体从喷头(10)的小孔中喷射出来,形成一个长条状液滴(11),长条状液滴(11)在下落过程中,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不断收缩成球状液滴(12),长条状液滴收缩的同时发生相分离,后冷却形成未完全凝固的相分离凝结粒子(14),相分离凝结粒子(14)在石英管内无容器凝固,最终形成核壳球形均一粒子(20),打开回收室(18)进行收取;其制备方法包括装料抽真空处理、熔料处理、粒子制备、粒子收集四个过程,具体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装料抽真空处理将每一种金属原料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称量配比、混合后放入安装有喷头(10)的坩埚(9)中,将环形加热器(8)紧套在坩埚(9)外围,在坩埚(9)上插入一根热电偶,关闭顶盖(5),拧紧螺栓(3)及紧固栓(26),启动真空泵组,先用机械泵(22)将腔室(7)、坩埚(9)、石英降落管(15)、回收室(18)及真空圆筒(25)中的真空度抽至3~7Pa,再用扩散泵(23)将腔室、坩埚、石英降落管、回收室及真空圆筒中的真空度抽至3~8×10‑3Pa,打开通气管路(21)及背压通气管路(27),向腔室、坩埚、石英降落管、回收室及真空圆筒中通入0.1MPa惰性气体,关闭通气管路(21)、背压通气管路(27),利用机械泵(22)、扩散泵(23)重新将腔室(7)、坩埚(9)、石英降落管(15)、回收室(18)及真空圆筒(25)内真空度抽至3~8×10‑3Pa,再次打开通气管路(21)及背压通气管路(27),分别向腔室、坩埚、石英降落管、回收室及真空圆筒中通入0.1MPa惰性气体;第二步:熔料处理根据混合金属原料熔点,设置环形加热器(8)加热温度高于其熔点15~50℃,利用环形加热器(8)将坩埚(9)中混合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保温20~180min使混合金属充分混合至均一状态,通过背压通气管路(27)向坩埚(9)内通入惰性气体,使坩埚(9)和腔室(7)之间产生1~100kPa压强差;步骤三:粒子制备设置脉冲信号,并将脉冲驱动信号施加给压电陶瓷(1),压电陶瓷(1)在脉冲激励下向下运动,带动传动杆(6)向下移动5~15μm,传动杆(6)的下端面伸入熔体(24)内,传动杆(6)的运动将能量传递给坩埚(9)中的熔体(24),微量熔体从坩埚(9)内安装的喷头(10)的小孔中射出,形成一个长条状液滴(11),长条状液滴(11)自由落体下落,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逐渐收缩成球状液滴(12),液滴收缩的同时发生相分离,后冷却形成未完全凝固的相分离凝结粒子(14),相分离凝结粒子(14)在石英降落管(15)中进一步无容器凝固,最后降落到回收室(18)的回收仓(19)中,传动杆(6)旋即恢复成初始状态,进行下一个液滴的喷射,连续发射脉冲喷射液体制备核壳球形均一粒子(20);步骤四:粒子收集粒子制备结束后,依次关闭脉冲信号、环形加热器,待坩埚内温度降至室温时,打开通气阀,使腔室内压强与大气压相同,打开回收室侧门(17),取出回收仓(19),得到核壳球形均一粒子(20),再用机械泵(22)将腔室(7)、坩埚(9)、石英降落管(15)、回收室(18)及真空圆筒(25)抽低真空至3~7Pa,使装置处于真空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632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