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9164.0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中令;王丹;张克金;姜涛;许德超;王金兴;魏晓川;荣常如;安宇鹏;潘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7/04;H01M2/1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在高分子隔膜表面进行两步预处理方法,(1)高分子表面氧化偶联处理方式,首先采用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然后采用偶联剂A进行偶联反应;(2)锚定无机物前躯体预处理方式,采用偶联剂B进行界面反应,提高无机离子与高分子的结合能力,其具有更强的吸液/保液能力、耐热冲击性能等突出优点,以其为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具有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电池整体循环性能优越,安全性能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表面 预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在高分子隔膜表面进行两步预处理方法,(1)高分子表面氧化偶联处理方式,首先采用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然后采用偶联剂A进行偶联反应;(2)锚定无机物前躯体预处理方式,采用偶联剂B进行界面反应,提高无机离子与高分子的结合能力;具体步骤如下:a)高分子基体的氧化预处理;b)用偶联剂A进一步处理a)步预处理的高分子基体;c)用偶联剂B预处理无机陶瓷前驱体(无机溶胶);d)采用一定手段,以c)步处理b)步高分子基体;e)将d)步高分子基体置于高温、真空条件下烘干,即得到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其中所述的步骤a)中高分子基体为微孔膜,厚度为20~40μm,孔径为0.05~1μm,孔隙率为40%~70%;具体组分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酯膜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步骤a)中高分子基体的氧化预处理方式为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重铬酸钾/硫酸溶液的各组分质量比(重铬酸钾:浓硫酸:水)为:(2~10):100:(2~30);较优的配比为(4~10):100:(8~20);氧化温度条件为60~80℃,氧化时间为1~7min;步骤b),c)中所用的偶联剂A和偶联剂B分别为
和
,且偶联剂A和偶联剂B可以互换,即偶联剂A和偶联剂B可以分别为
和
;其中,R’和R’’’分别为-CH3,或者-CH2CH3中的一种或几种;R和R’’分别为链长为3~6个原子的烷基链、或者含有酯键
,酰胺键
,醚键
,亚氨基
等含有杂原子的长链段;所述的步骤b)中以偶联剂A进一步处理隔膜时,偶联剂A是以溶液形式使用的,溶剂分别为甲醇、乙醇或者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偶联剂A的质量浓度为1~20%,处理温度为10~30℃,处理时间为1~10min;所述的步骤c)中以偶联剂B预处理无机溶胶时,偶联剂B直接填入到无机溶胶中,搅拌均匀,偶联剂B的质量浓度为1~20%,处理温度为10~30℃,处理时间为1~10min;所述的步骤d)中的以c)步溶胶处理b)步高分子基体,处理温度为10~30℃,处理时间为1~10min,处理完毕后60~100℃真空烘干1~10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4916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