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梯形调制波判断调频连续波测距时有无强信号干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3010.6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新;潘曦;张兆森;王正浩;向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34 | 分类号: | G01S13/34;G01S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利用梯形调制波判断调频连续波测距时有无强信号干扰的方法,属于调频连续波测距领域。本发明通过检测差频信号能量来判断是不是存在强信号干扰;在无强信号干扰情况下,第二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一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小于设定的门限值,第四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三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如果存在强信号干扰,第二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一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大于设定的门限值;第四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三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大于设定的门限值。通过判断有无强信号干扰确定此时测得的距离是否可信;如果通过判据确定存在强信号干扰,通过滤除所述的强干扰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梯形 调制 判断 调频 连续 测距 时有 信号 干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梯形调制波判断调频连续波测距时有无强信号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发射信号频率按照梯形调制波形变化,发射信号在碰到目标后产生滞后的回波,回波信号频率和发射信号频率之间存在差频;所述的梯形调制波形在一个周期内由一个上升段、一个高平坦段、一个下降段和一个低平坦段组成,上一段的终点和下一段的起点相接;上升段为一斜率为正的斜线,下降段为一斜率为负的斜线,两个平坦段是直线,其中上升段、高平坦段和下降段组成一个正立的梯形,下降段、低平坦段和下个周期的上升段组成一个倒立的梯形;梯形调制波形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通过混频器得到差频信号,所述的差频信号也是周期性的,所述的一个周期内差频信号区域划分如下,第一规则区对应发射信号调制波形的上升段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是直线且为正值;第一不规则区对应调制波形上升段和高平坦段转折点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线性下降;第二规则区对应调制波形的高平坦段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是直线且为零;第二不规则区对应调制波形高平坦段和下降段转折点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线性下降;第三规则区对应调制波形的下降段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是直线且为负值;第三不规则区对应调制波形下降段和低平坦段转折点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线性上升;第四规则区对应调制波形的低平坦段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是直线且为零;第四不规则区对应调制波形低平坦段和下一周期上升段的转折点的时间内,差频信号频率线性上升;所述的梯形波调制方法对应的差频信号频率在第二规则区和第四规则区为零,在经过后续的滤波器后,第二规则区和第四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较小,差频信号能量值近似为零;通过检测该时间段内的差频信号能量来判断是不是存在强信号干扰;在无强信号干扰情况下,第二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一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小于设定的门限值,第四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三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如果存在强信号干扰,第二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一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明显大于无干扰信号条件下二者的比值,第二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一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大于设定的门限值;第四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三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明显大于无干扰信号条件下二者的比值,第四规则区内差频信号能量与第三规则区差频信号能量之比大于设定的门限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8301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矿尾矿粉配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胶带输送机逆止器